首页 > 财经 > 创富故事 > 正文

昔日中国首富黄光裕的传奇创业人生

文章来源:红商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15 15:33:36

1

听说黄光裕又减刑一年了,算上2012年获得的10个月减刑,黄光裕可以少坐22个月牢。一般情况下,每三年有可能获得一次减刑。如果黄光裕表现良好,理论上还有两次减刑机会,刑期最快于2019年1月16日结束,距今约有3年零1个月!

昔日中国首富如今落得如此劲敌?我们来看一下黄光裕的创业发家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6岁北上谋生】

1969年,黄光裕出生在广东潮汕地区。家道中落,年少时期的穷窘让他很早就体验到人生的艰辛,常与兄长黄俊钦靠拾破烂、捡垃圾以补家用。80年代初期,十几岁的黄光裕就与他人一起走私家电。由于环境所限,黄光裕初中肄业,16岁随其兄黄俊钦北上谋生计。

【创业初期:反市场主流行之,坚持薄利多销】

1986年,黄光裕跟黄俊钦在北京的珠市口盘下一个名叫“国美”的门面,开始出售进口电器。1987年“国美电器店”正式挂牌。其时进口电器销售为卖方市场,不少商家正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黄氏兄弟却反其道而行,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

【国美帝国现雏形:统一命名,连锁经营】

1992年,珠市口的国美电器城发展为大型电器商城,黄光裕将名字五花八门的门店都统一名称“国美电器”,集中打响品牌,开始走向连锁经营之路,1993年黄氏兄弟分家,黄光裕在年仅24岁时就分得“国美”品牌和几十万现金。

【黄氏屠夫:压制供货商,全国范围内大跃进】

1999年,国美从北京走向全国,之后迅速增长至在全国88个城市,2004年底,国美电器遍布中国大陆、香港及东南亚区主要城市,拥有30个多个分公司。黄光裕凭借国美在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采取向供货商延长付款周期、长期大量占用往来资金的操作,缔造强势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高速扩张。

【商者无域:进军多个领域,投资收购和兼并】

国美在90年代之后渐入佳境,黄光裕开始实践潮商李嘉诚所说的“商者无域”,开始了多个领域的尝试,业务拓展到金融借贷、房地产等多个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和并购,国美收购了包括永乐电器、库巴购物网在内的多家公司,依靠国美在线布局互联网渠道。

【国美借壳上市,进入资本市场】

2004年,黄光裕通过一系列的资本操作,以借壳方式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家电连锁企业。

【三度问鼎,中国首富】

在国美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同年,黄氏兄弟同上胡润百富榜,黄光裕资产突破百亿元,在2004、2005、2008年三度问鼎大陆首富。在2006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亦排名第一。

【权力之争“两败俱伤”:陈晓离职】

 

2006年,国美收购陈晓创立的永乐电器,陈晓亦出任国美电器总裁一职,黄光裕夫妇的被拘使得陈晓临危受命,出任国美董事局代主席。但之后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争不断升级,这场控制权之争在2010年11月落下帷幕,黄光裕一方与陈晓一方达成和解,六个月后陈晓“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局主席”一职。

【黄光裕之妻杜鹃:幕后军师】

黄光裕和陈晓关于国美的控制权之争得到解决,黄光裕重新夺回对国美的实际控制权,都离不开他的妻子杜鹃。在黄光裕身陷囹圄之后,杜鹃因涉嫌经济犯罪,也接受调查。陈晓掌握了国美控制权并一度凭借外资的支持,占据上风。被判处缓刑的杜鹃通过与外方投资人交流,帮助黄光裕夺回控制权,为黄陈达成妥协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嘉诚每一次看似豪赌的举动背后,其实都是在看清大势后趋利避险的选择。由于90%以上的时间都用来想未来的事情,超人李的思量通常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继此前多个变卖中国房产撤资的动作后,李嘉诚家族终于动手抛售A股了。11月5日李嘉诚家族控股的A股唯一上市平台长园集团又遭其减持4300万股。

这不是长和投资的首次减持。今年以来李嘉诚抛售长园集团的股份已经达到15%,其持股比例由之前的35.76%骤降至目前的20.76%,累计套现约9.17亿元。

据长园集团内部人士透露,大股东减持和李嘉诚撤离内地有关。

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

抛售A股的同时,李嘉诚家族还多次出售其在新加坡、香港本土以及内地的资产。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李嘉诚在欧洲投资超过200亿元,仅今年6月份针对爱尔兰电讯的一项收购就耗资7.8亿欧元(折合人民币63亿元)。

被视作商业超人的李嘉诚大举抛售华语区资产,西进欧洲,折射出何种信息让市场议论纷纷。

万科主席王石(微博)就在其微博中表示,“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上海等地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对于外界种种舆论猜测,9月间李嘉诚曾在香港公开表示,“我爱香港、爱国家,长实和黄绝对不会迁册。”同时又说,“但生意规模大小会随香港及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而作出决定,当然股东的利益,我也要负起绝对的责任……今天又再在英国进行其他投资,将来也可能会出售部分外国项目。”言下之意,撤资不是不爱国,也不是说中国经济不好,只是发现新的机会,基于股东利益和商业角度而“移情海外”。

对此,有投资者点评道:“别听资本在说什么,且看他在做什么。”

90%的时间想未来

其实,超人李究竟在想些什么,或许可以从其以往的商业逻辑里找到些轨迹。

仅从结果看,李像一个永远敢于火中取栗的交易突击手,没有什么能阻碍他永远扩张的雄心。

但在骨子里,李嘉诚其实是个极度厌恶风险的人。一个细节是:在长江中心70层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尊别人赠予李嘉诚的木制人像。这个中国旧时打扮的账房先生,手里本握有一杆玉制的秤,但因为担心被打碎,李干脆将玉秤收起,只留下人像。

有人问,为何在太多企业家轻易断送一家企业的同时,李嘉诚几乎碰不到“天花板”?

李轻描淡写地回答:“其实是很简单的,我每天90%以上的时间不是用来想今天的事情,而是想明年、五年、十年后的事情。”

每天早晨,李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根据题目,他选择自己希望完整阅读的文章,由专员翻译。通常,这些关于全球经济、行业变迁的报道,是启发李嘉诚思考的入口。

 

“他是一个很有危机感的人,让他平衡危机感和内心平和的方式就是,提前在心里头创造出公司的逆境”,知悉李的人士表示:“他看到各种报道,然后设想自己公司的状况,找到那些松弛的部分,便会开会去改变。等他做好准备,逆境来的时候反而变成了机会。”

这就是李所谓的“90%以上的时间想未来的事情”。

也因为这样,他的思量都会比其他的人来得早一些,看得远一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