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一位朋友在2009中国就业与职业规划高峰论坛上提到,学校的学生都是专科高职,孩子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比较自卑,一种是比较自负,这些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引导做比较好的规划?
作为高职毕业生在大一中怎么来规划自己?
向阳生涯首席职业规划师洪向阳认为,从做专业职业咨询、生涯管理角度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应从最基本的处理职业心态开始,得帮助他建立起未来是有奔头的信念。另外是确定其职业定位,即他未来到底适合从事怎样的工作。现在学的专业跟职业定位是否相符合,如果相符合的话就继续。不论是自负或者是自卑面对的都是就业,只有增加商业价值系统,然后寻找职业机会,剩下的就是踏踏实实来做了。
向阳生涯首席组织生涯管理专家马士斌指出,高职院校的小孩最大的问题是自卑,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他们认识、进行反思、进行讨论,从而能够消除自卑的心理。2004年美国学者罗尚斯提出心理资本。职场中的工作人员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心理资本,第一是自我效能感(自信),第二是希望,第三是乐观,第四是坚韧。一个人如果没有信心就不能成功,信心除了先天因素也可以后天培养。可以由很多培养办法,暗示他,夸奖,如果家长、老师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暗示,有一些方法能够让他们树立信心,消除自卑的障碍,高职的很多学生也能有一个非常好的未来。
在这个基础之上还有一个工作可以做,帮助学生进行详细的心理测量,看看这些学生到底优势在哪里,每个人必定有自己的优势,把潜能找出来,引入一些心理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帮其做规划,找到的优势是他自己能够感受到的。这项工作应在大一时做。如果是三年制的大一上学期就得做,大二、大三选择课程,进行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参加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的积累,到大三或大四就业时则水到渠成。
(智慧学校)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