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第二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召开:智库+2.0,引领教育变革创新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4 15:00:19

2017年11月23日,第二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暨贯彻十九大精神·“智库+”系列研讨会在北京开幕。该研讨会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教育智库网、中国教育智库联盟共同主办,长江教育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厦门大学高教质评所联合主办。300余名智库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开幕式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研究与数据处副处长张智主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本届年会以“创新向未来,协同筑梦想——贯彻十九大精神o绽放智库+能量”为主题,邀请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育管理者、教育研究者、教育实践者围绕教育创新、教育改革热点问题深入研讨,以“智库+”模式引领驱动教育发展。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致开幕词并作“新时代的新教育——关于未来学校的若干思考”主题分享。他说:“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者必须不停地去思考未来,追问未来,才会知道当下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今天我们处在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变革的前夜,必须思考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和引领教育形态和学校形态的变革。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了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这不是我们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这几年集中全力研究教育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实践的自然延伸的结果。未来学校有一盏明灯,这盏明灯就是我们对美好教育的追求。智库的任务就是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是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十九大的召开为我们提出了无数个问题,我们看到的不是句号,而是无数个问号,而这些问号正是智库努力的地方。”

 

 

 

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说,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已经跨入世界中上行列。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双一流”建设、学位授权审核、院校设置评议、高考(精品课)综合改革、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大学生就业创业、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热点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研究者,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工作者都要强调关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将思辨研究、实证研究、量化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研究水平,最后完成对教育决策进行质询,对教育政策进行评价的任务。这恰恰是教育智库的基本内容。

 

 

 

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顾问委员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作“贯彻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教育智库力量”主题报告。他认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智库建设迎来最佳机遇期。具体而言,教育智库处于教育发展机遇期、民主决策机遇期、智库建设机遇期、社会治理机遇期、全球治理机遇期等五大机遇叠加期。教育智库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教育智库在体制机制上要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快速反应机制、课题选题机制、科研组织机制、成果审核机制、激励导向机制、项目管理机制、数据支撑机制等机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智库要充分发挥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人才育用等六大功能,发展与形成新机制的智库,全方位、大力度绽放自身能量。

 

 

 

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解读了“智库+”2.0。中国教育智库网首创“智库+”理念。2016年12月26日,中国教育智库联盟发起成立,开启了“智库+”时代。2017年5月19日,中国教育智库联盟六大研究中心(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教育投融资研究中心、教育智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政策法律研究中心、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民办院校体制改革研究中心、民办本科(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丰富了“智库+”内涵,“智库+”模式由理念设计落地走向实践。今天,第二届中国教育智库年会召开,“智库+”迈入2.0时代。

 

未来已来,中国教育智库网引领并创造未来教育,以“智库+学校”、“智库+区域”、“智库+行业”、“智库+投资”、“智库+媒体”、“智库+数据”等系列服务教育创新发展。

此外,综合顾问委员会意见,中国教育智库联盟聘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史秋衡教授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并为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史静寰教授颁发了聘书。

 

 

 

会议宣布成立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高校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史静寰教授任主任。

本届会议将持续两天,教育现代化、高校分类设置与综合改革设计、“双一流”背景下教育政策法律智库研究创新、独立学院创新发展、民办院校体制改革、教育投融资、高校战略规划与评估等七大研讨会将深入研讨新形势的教育发展问题,以“智库+”助力教育发展。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