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88条重磅来袭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13 14:53:05

日前,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对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全国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6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共涉及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具体都有哪些?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基本内容


 


 


 


 

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做好6件事!


 

日前,教育部在山西孝义召开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施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总结交流各地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工作的经验成效,全面部署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出席会议并讲话。


 

朱之文指出,义务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重中之重。管好办好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对于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是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之举,也是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效抓手,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意义重大。


 

朱之文强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首次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涵、基本框架、基本要求,是提升我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一要推进教育公平,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满足需要特殊关注学生的需求,实现学有所教、弱有所扶。


 

二要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要引领教师专业进步,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五要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营造和谐美丽校园环境。


 

六要突出依法办学,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朱之文要求,各地各校要将落实《管理标准》摆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位置,迅速做出部署,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开展培训、加强解读,使广大校长和教师掌握精神实质。要部署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聚焦管理标准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落实方案,一校一案,对标研判,依标整改,确保逐校覆盖。要按照《管理标准》和新研制的《评价标准》做好督导评价,强化落实责任,确保《管理标准》真正落地。


 

山西省孝义市教育局、山东省教育厅、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湖北省宜都市教育局、四川省蒲江县教育局、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贵州省贵阳市甲秀小学等8个单位作了经验交流。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各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中小学校长参加了会议。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全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管理标准》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此次印发《管理标准》对2014年的试行版作了哪些修订?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管理标准》的精髓?


 

■  进一步明确了管理内涵定位


 

《管理标准》所指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是相对狭义的管理,主要是指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总体框架仍为三大版块、六大部分,对有关表述做了微调。


 

■  补充了有关新增政策要求


 

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今年8月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义务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外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还陆续出台了《德育指南》、中小学党建、预防校园欺凌、劳动教育、家庭教育、研学旅行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设备设施安全等政策文件,我们将其中有关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要求补充进了《管理标准》的相应部分。


 

■  整合了相关管理条目


 

我们吸收各地各校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标准(试行)》中少量存在重复、交叉的条目进行了统筹整合,调整了相关任务内容和具体要求,使管理职责、管理任务、管理要求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更为科学、合理,既明确学校内涵管理中的底线要求,又给各地及学校留下了充分的自主管理和探索实践空间。


 

■  聚焦细化了有关要求


 

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的部署要求,更加聚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在保障学生权益中,强化了弱势学生群体享有公共服务优先原则;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进一步体现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中,更加突出师德和教学教研能力建设;

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中,细化了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具体要求;

在营造和谐安全环境中,进一步强调构建体制机制、增强实战演练和确保学校合法权益;

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进一步体现从严治党、依法治校的要求。


 


2.新修订的《管理标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从保障学生平等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进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美丽环境、建设现代学校制度6大方面,明确了学校的主要管理职责,共涉及22项管理任务、88条具体内容。


 

■  推进教育公平,维护学生平等入学权利,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满足需要特殊关注学生的需求,实现学有所教、弱有所扶。


 

■  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引领教师专业进步,加强教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


 

■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便利实用的教学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


 

■  促进学生安全健康,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建设安全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安全健康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营造和谐美丽校园环境。


 

■  突出依法办学,提升依法科学管理能力,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关系,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3.《管理标准》有88条,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它的精髓?


 

■  要突出育人为本

《管理标准》以管理为切入点,注重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其落脚点在“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牢记初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立德树人工作。


 


 

■  要突出平衡(均衡)发展

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就一个地区、一所学校而言,要依据《管理标准》,保障学生平等权益,做到入学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  要突出充分发展

学校充分发展重在突出治理现代化,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重协商、齐用力,变“管学校”为“制定标准、顶层设计、甄别经验、培育典型、统筹推进”。学生充分发展,重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四种关键能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提高办学水平。


 

4.下一步要如何确保《管理标准》落到实处?


各地各校要将落实《管理标准》摆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位置,作为义务教育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出亮点、抓出成效。


 

各地要作为重点工作任务迅速做出部署,依据管理标准和本地实际,提出实施意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标准要求,完善配套政策。


 

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解读宣传,深入细致指导,使广大校长和教师充分了解基本要求,掌握精神实质。


 

要部署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聚焦管理标准目标任务,认真制定落实方案,一校一案,对标研判,依标整改,确保逐校覆盖。


 

要按照《管理标准》和新研制的《评价标准》做好督导评价,了解实际效果,强化落实责任,督促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确保《管理标准》真正落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