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迎来了寒假的第一天
足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然而画风一转,
你家孩子的寒假计划做了吗?
有句话说,
不怕同桌是学霸,就怕学霸过寒假
如果大假期不好好安排
浑浑噩噩就这么过去了
开学那个差距,惊人!
这些天就有妈妈开始行动了——
松江区的靖怡妈妈为孩子制定了一周作息表:
普陀区的小文妈制定了每星期计划表:
小文妈为孩子整理了十几页的英语儿歌文档,专挑朗朗上口款。
每天的单词计划和句型掌握也要抓紧。
有意思的是,小文妈还与小文签订了“协议”,等娃看过全部细则后,签字画押执行。协议的大致文本是这样滴:
杨浦区的蕾蕾妈,安排娃的原则是:每天保证运动+阅读+语+数+外。
针对这次期末考试蕾蕾的薄弱环节,妈妈指导娃,“语文在家练字,练连词成句,练阅读理解。数学计算从二十以内过渡到一百以内。英语每天刷一点阅读和听力,再刷原版阅读。”
还有妈妈预备执行如下计划表:
这么密密麻麻的安排,大概娃娃们看着就抖豁。
怎样调动起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寒假时间“玩+学”两不误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让孩子自己制定寒假计划
再好的教育也比不上孩子的内力觉醒。
让孩子们重视暑假计划的方法,就是全家参与讨论,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寒假想实现的愿望、想去的地方、想改进的事情,然后让孩子自己参与到计划的制定中去。
防止目标“黄”了的宗旨是,寒假计划表要劳逸结合,不能光玩不学,也不能光学不完,并每天抽时间给孩子评价完成情况。
图 / 视觉中国
当然,计划表呈现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1
日常作息表
很多小朋友在假期特别放松,晚睡晚起,黑白颠倒,上学期间养成的生物钟完全被打乱。等到开学的时候,又要调整生物钟,重新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影响学期开始阶段的学习。
寒假期间,家长要帮助孩子严格控制好作息规律: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什么时间吃午餐,都不应当与学期的时间安排出入太大。
2
学习进度表
学习讲究细水长流,切忌饥一顿饱一顿。假期里,学习的强度和量可以比学期降低一些,学习量也不用安排得太满,但却要每天坚持,保持认知的连贯性和节奏。
3
家务清单表
不妨给孩子一些动手做家务的机会,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参考:
4-5岁:收拾整理玩具;放好儿童餐具;使用小型吸尘器和扫把帮忙打扫卧室;擦门窗;折毛巾和袜子;整理床铺。
6-7岁:折叠衣服;摆放餐桌;扫地;放好餐具;洗一部分碗筷;把衣服从洗衣机拿出并放到烘干机;打扫洗手间;倒垃圾;整理杂物。
8-9岁:倒饮料;清洗洗手间;洗碗筷;把碗筷放到洗碗机内;吸尘;倒垃圾;照顾宠物;收拾玩具;折叠并整理衣服;帮助整理院子;清洁车内。
10-14岁:洗自己的衣服;做简单的食物;清洁厨房;照顾弟弟妹妹;清洁房间和家里公用场地;打理草坪或除雪;洗车;清理冰箱和食物柜。
15-18岁:清洁洗手间;独自做饭;彻底打扫房间;烫衣服;清洁小家电。
4
实践拓展计划
假期是个难得学习机会——自主的时间,自主的空间都可以由孩子支配。平时日每天都要上学的孩子,应该抓紧时机去户外走走——逛逛艺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或者公益活动。
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位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沈锐麟和他的小伙伴执行的“寒假生活之光杯计划”。沈同学发起这个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小伙伴们了解,水是身体最好的饮料,日常生活中不能用饮料代替水。
为此,他还详细规划了日常喝水计划表:
到寒假结束的时候,可以回顾一下执行情况,看见自己实实在在的成长。奖章墙的设计也颇有新意。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