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推出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与中国的战争:思考难以想象的事情》,相比报告的标题,报告中刻意强调的结论才真正令人悚然:冲突(的结局)可能由国内政治、国际和经济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在长期、全面战争对美国都有利。虽然报告中也说“中美政治领导人都可能尽量避免冲突”,但真正强调的却是“在中美开战的情况下如何取胜”。
报告共分析了中美四种可能的战争场景:短期高强度战争、长期高强度战争、短期低强度战争、长期低强度战争,认为战争打得越厉害,对中国影响越大,但也承认“最后可能没有赢家”。
不过,与兰德公司当年那个著名的朝鲜战争分析报告的客观立场相比,这份兰德报告居然开始玩其美式“政治正确”,其中令人不禁哂笑的结论之一包括:长期战争可能会暴露中国内部的政治分歧。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近几十年来试图挑起中国内部政治混乱的尝试最终都以加强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团结精神而告终,指望打一仗就能改变这个趋势?倒是美国自己才是那个在长期战争中暴露自己国内政治分裂的那一个,看看朝鲜、越南和伊拉克吧。什么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光讲“政治正确”的国家已经不懂了吧?
以下将兰德公司网页关于这篇报告的简短介绍节选翻译如下,供读者参考:
(有兴趣的读者可到此网页阅读英文版报告全文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research_reports/RR1100/RR1140/RAND_RR1140.pdf)
问题:
在中国和美国爆发战争前或者开战时,双方可能采取什么措施?
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两国会受到什么影响?
美国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不论是减少战争可能,还是在战争爆发时确保取胜,同时让损失和成本降到最低?
前言:
尽管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战争被预测为很不可能,但是一场失控的危机导致敌对行动的危险却不能忽略。此外,尽管两国都并不想开展,但双方军队却都制定了互相作战的计划。随着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美国不能再确信战争会按照它的计划进行,并获得决定性胜利。这一分析设想了多种中国可能在战争中采取的行动及其后果。
中美双方各有技术优势,并互相瞄准,这就创造了一种“常规威慑”的情况,双方都有打击和降低对方力量的能力,而且,双方也都有理由及时攻击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