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运输机也被称为“大国之翼”。7月6日,空军运-20飞机授装接装仪式在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举行。备受瞩目的运-20是我国依靠自己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装备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它的列装,对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等紧急情况,提高空军战略投送能力和我军有效履行使命任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全新的运-20带给官兵们的不仅是希望,更是梦想。首茬运-20官兵积极更新理念、升级头脑,努力实现着大时代下的高飞远航。
“铁翼鲲鹏,高飞远航!铁翼鲲鹏,高飞远航!”7月6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官兵终于等到了运-20授装接装仪式这一庄严时刻,他们整齐列队于这款国产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前,齐声呐喊着,仿佛要让全世界都能听到。
官兵们不会忘记,不久前运-20参军入伍,他们用最高的礼仪为它接风洗尘;在入列空军后的首次飞行,他们翘首观望,一同祝愿“鲲鹏”展翅翱翔。
在运-20改装团队中,不论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还是50多岁的老同志,每个人都为了梦想甘愿付出,无怨无悔。
“鲲鹏”这种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不仅寓意着远大的志向,也寓意着由“鲲”化“鹏”的应时之变。把大型运输机运-20取名“鲲鹏”,也是寄托着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空军的梦想。
逐梦前行
“当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梦想能驾驶它翱翔天空。”已有2000多小时飞行经验,先后飞过多种机型的飞行员张雨与运-20的第一次邂逅,就一见钟情。
那是两年前的11月,张雨受命协助某部转场至珠海机场参加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当他驾驶的飞机滑向专用停机坪时,惊奇地发现身旁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家伙”,庞大的机身,巨大的翼展,4台发动机,看上去比伊尔-76略“胖”。这不是不久前刚完成首飞、被军迷们称作“胖妞”的运-20吗?他惊讶运-20的研发速度,更被其漂亮的流线所迷住。
在那届航展上,张雨不仅看到了运-20“鲲鹏”,还见到了美国C-17“环球霸王”。他当时就想,什么时候也能驾驶国产大运飞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充分展现中国空军的形象。他拍下了运-20,并将洗出的照片随身携带。
从此以后,“胖妞”就悄悄“飞”进了张雨心里,只要看到别的飞机,他都会在心底里和运-20比较。2015年4月,尼泊尔大地震,张雨奉命紧急奔赴灾区。其间,他多次驾机降落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他看着机场上的军用运输机,依旧是C-17、伊尔-76和C-130的天下,心想,如果在全球的战略运输机队伍中能有运-20的身影,如果我能驾驶运-20执行任务,那该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就在那次任务间隙,张雨得知选拔运-20飞行员后,毫不犹豫递交了申请。
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们静静地站在运-20飞机前,等待授装接装仪式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梦想,一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飞行员们静静地站在运-20飞机前,等待授装接装仪式的到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担当。自2015年8月起,以西部空军航空兵某部为主体,数百名来自全空军大飞机部队的优秀飞行尖子和保障骨干经过层层筛选,为了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
一级飞行员冯玮从小就有飞“大飞机”的梦想。后来,他飞上了轰炸机,成长为机长、教员,中队长机、兼职理论教员,并在空军轰炸机考核中获得个人第二名的成绩。当得知中国正在研制大飞机时,他就有意识地学习机组资源管理等知识,积极做好知识储备,希望有一天能驾驶它。
选拔运-20机长要求飞行总时间2500小时,虽然冯玮已是轰炸机机长,但飞行小时只有2200多小时,不够成为机长的选拔条件。但他一心想飞国产最先进的大飞机,表示甘当普通飞行员,从头干起。团领导舍不得放走冯玮这样的骨干,问他为什么要执意改运-20,他回答道:“我想飞得更高更远!”
冯玮填报改装申请的时候,妻子刚刚怀孕,他甚至连孩子的名字都给取好了,如果是儿子就叫“鹏鹏”。
3个月后,申请批下来了。冯玮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子,从南部战区空军调入西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部,开始了逐梦之旅。
孩子在母亲腹中慢慢成长,冯玮的梦想也在实践中成长。2016年1月,孩子的预产期日益临近,恰好冯玮也将面临关键的改装考核。考虑到冯玮的实际情况,组织上准备让他延缓考试。没想到,冯玮的妻子得知后,主动做起了他的工作:“你既然选择了这项事业,就要把它干好!”
当冯玮圆满完成考核赶回家中时,宝宝已经出生。妻子对他说:“你看,生的是女儿,不能叫‘鹏鹏’了!”
冯玮看着襁褓中的孩子,想到了妻子的付出,也想到了改装的艰辛,随即给女儿取了个小名叫“虫虫”。在家乡话中“虫虫”与“鹏鹏”发言相同,也寓意女儿能够像运-20一样,破茧成蝶,展翅高飞。
在运-20改装团队中,不论是20岁出头的小伙子还是50多岁的老同志,每个人都有着说不完的故事,他们为了梦想甘愿付出,无怨无悔。
飞行员们都说:能飞上运-20是一辈子的骄傲,因为飞机的垂尾上有五星红旗,它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
合力改装
“这次改装,就是重读了一回大学!”曾有过多次改装经历的副部队长滕辉认为此次让他受益最多。这次改装培训与以往有很多不同,可以说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最好体现。培训的教员队伍来自运-20的设计、生产和试飞团队,将民航飞机的培训模式引入,采取理论学习、虚拟飞行、模拟训练、实装操作等流程,真正使思想得以交流碰撞,学习与实践得以结合,使得运-20腾飞之路得以加速。
的确,每名飞行员都是抱着满腔热情而来。随着学习深入,他们发现飞机系统的复杂程度远非想象中那样,渐渐倍感压力。运-20的研发设计运用了当前航空领域最前沿的理念,而他们必须在10个月里完成“换脑”。
“加力起飞”成为了官兵的学习常态。他们每周至少工作6天,每晚都有自习。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想方设法利用休息时间给自己充电。周日放假,他们也主动到航空工业部门交流学习。
改装培训驻地,绕行生活区一圈是2.8公里。每天晚饭后,步行道上都会出现有趣的一幕。飞行员们自发3人一组散步,一人当机长、一人当副驾驶,一人当第三座飞行员,边走边说边做,模拟飞行程序,随后3人交换位置再边走边说边做。他们笑称这是“散步训练法”。
飞行员们到运动场踢球,常常也会发生这样的场景:发现对方球员有培训教员,也不知道是谁主动上前问起了技术问题,慢慢大家竟自发聚拢在一起,热烈地讨论飞机性能和原理等。
真正是吃饭睡觉都在飞行,闭上眼睛就是飞机的座舱,伸出手就能摸到每个电门。飞行员陈赛说:“有一段时间,连做梦都是飞行训练。”
这次培训的模拟机训练项目,不仅“情境”逼真,而且“剧情”复杂,每一次模拟训练必有特情,而且还是特情套着特情,直到把飞行员们逼到“绝境”。
在一次模拟飞行中,起飞后陈赛就遇到了第一个特情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