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美国和印度两国国防部在华盛顿正式签署了《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允许两国军方使用对方的军事基地进行后勤作业,这表明双方的防务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但美印签署这一协定各有自己的战略 谋划,且两国就“美国是否驻军印度”交锋激烈,体现出两国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因此,即便是这一协定已经签署,美印也难以真正走得很近。
2004年,美国国防部首次向印度国防部提议“两国军队向彼此提供军事后勤支持”,历经 12年这一谈判才有了眉目,其背后的原因,不外乎这项防务合作双方要各取所需。根据这一协定,美印两军今后将可以使用对方国家的陆军、海军和空军基地,用 于军事人员和装备的补给、维修和休整。两国在互惠的基础上可通过“记账”方式获取对方除进攻性武器以外的军事支持。美国战机和军舰在必要时可使用印度机场 或港口,大大方便美国进出印度洋,协定签署后将会使双方共同行动中的后勤保障变得更加简单、高效。除《后勤交流备忘录协定》,美国还正寻求与印度达成另外 两个“基础性协定”,分别是关于两军通信和交换陆地、海洋及空中数据。
美国下决心促成这一旷日持久的谈判取得成果,反映出美国当前在印度洋地区更深层次战略考量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