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7月21日报道,美国国务院于19日发布了《2016年反恐形势国别报告》,指责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缺乏透明度,声称美中之间的反恐合作有限,是因为中国执法机构不愿与美方进行联合调查或分享具体信息。
20日,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美国习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反恐和中美反恐交流磋商进行判断,这是把片面的主观意志强加于人。“美国在指责别国之前,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问题。”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介绍,《反恐形势国别报告》是依据国会要求制定的年度报告,在2004年以后用来替代《全球恐怖主义模式》年度报告。19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是总统特朗普上任后的第一份全球反恐报告,共有7章,长达445页。
报告第一章为“战略评估”。
英国路透社援引报告内容称,2016年全球恐怖袭击比2015年减少了9%,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13%。
2016年,104个国家发生了恐怖袭击,但大多数发生在5个国家:伊拉克、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恐怖主义伤亡和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报告说,恐怖组织继续在非洲、中东和南亚的无政府地区策划袭击,同时策动在法国、德国、美国发动“本土独狼式”袭击。
第二章为“国别报告”。
报告称,中国的反恐目标主要针对“东伊运”,这是中国反恐的核心关切。美中之间的反恐合作有限。2016年,美中举行了第三轮副外长级反恐磋商以及第二次美中打击简易爆炸装置问题研讨会。然而总体而言,中国执法机关不愿与美方进行联合调查或分享具体威胁信息。
报告说,目前打击IS国际反恐联盟有72个成员,涵盖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但中国不在其中。
除此之外,该报告还指责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缺乏透明度,令核实中国境内的恐怖主义和其他暴力活动细节的努力更加复杂。
虽然承认中国政府加强了打击恐怖主义融资的预防措施,但报告说,美国还是对中国无法充分控制恐怖主义融资表示关切,声称中国执法机关冻结其资金以及调查银行交易往来的能力有限。
针对对抗暴力极端主义,报告干脆指责中国没有明确的官方战略或针对性方案。
在对比今年和往年的报告之后,反恐问题专家李伟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的说法是老生常谈。
李伟说,所谓“全球反制伊斯兰国联盟”本身由美国主导,它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存在不足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