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过去了,每天一集的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始披露“史上最牛”军改。
读书要细读,看专题片也要“细读”,况且专题片专门用上下两集来介绍军改,名字就叫《强军之路》。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军改从“脖子以上”到“脖子以下”前前后后的改革细节,专题片披露得真不少,首次曝光的画面也很多。
首次披露军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所在地
专题片透露,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位于紫禁城西北角楼不远处,是明清风格的建筑。解说词指出,习近平改革强军的战略构想,在这个当年他工作过的古朴小院变成一幅幅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
这里从2014年春天开始,每一个夜晚都灯火通明,与中南海、八一大楼的灯光交相辉映。据新华社此前报道,2014年春暖花开时节,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习主席就主持召开军委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改革重要举措分工方案和改革工作路线图。
改革方案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经习近平提议,党中央决定将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盘子,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写进全会《决定》,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到了2014年3月15日,新华社电讯披露,习近平担任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党的总书记亲自担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这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在习近平的亲自筹划和指挥下,前面提到的军委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专项小组、专家咨询组陆续组建,改革研究论证共历时一年零九个月。
多个改革专项小组和专家咨询组,从军内到军外,从国内到国外,广泛调研,集中智慧,反复论证。690余个军地单位,800余个座谈会、论证会,900多名在职和退休军地领导、专家,2165名军以上单位班子成员和师旅级部队主官,3400余条部队官兵意见,改革方案前后历经150多次调整、修改和完善。
专题片中,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成员钟志明介绍:改革研究论证的目的是为了求解“最大公约数”。大家在重大问题上是有共识的,但是具体怎么改?一开始意见建议很多。比如,关于军委机关的设置,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论证。最后,超过90%的同志认为,这轮改革,四总部不动,是不可能成功的。
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每天都会收到很多来信。他们中间,有部队官兵,有地方领导,有专家学者,还有老红军、老战士。
首次披露的职务信息
说到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专题片中三名副主任都有亮相,他们分别是何仁学、李汉军和张宇。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组建于2016年1月,是本轮军改中新设立的15个职能部门之一,主要职责是履行国防和军队改革筹划协调职能,指导推动重大改革实施,负责全军组织编制管理等工作。
同时,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还出现在了专题片的摄制单位名单中。这两集《强军之路》的联合摄制单位和此前几集也有所不同,除了中宣部和央视,多出了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和军委政治工作部。
此前披露的消息显示,军委改革和编制办公室主任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秦生祥兼任。而副主任中,1963年生人的何仁学少将此前也已亮相,公开的履历显示,他是湖北十堰人,此前曾任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一职。
其余两位副主任李汉军和张宇,此番是首次在官方媒体亮相。李汉军少将生于1965年10月,浙江舟山市定海人,长期在海军部队任职,曾任海军92403部队司令员等职务,2014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
上文还提到了军委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全称是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从名称上不难看出,该咨询组在制定军改意见时所发挥的作用。此前的消息表明,杨志琦任咨询组组长,蔡红硕和刘继贤任副组长。杨志琦毕业于军械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专业,是原总参谋长助理。蔡红硕此前曾长期于中央军委办公厅工作,刘继贤是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7月24日,蔡红硕在政治局第四十二次集体学习上就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行讲解。去年7月26日,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也是由蔡红硕就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行讲解。
而这两集专题片,又披露出咨询组另外两名成员:钟志明、郑勤。
钟志明和郑勤均为中将军衔。钟志明此前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郑勤曾任原北京军区副参谋长、原第65集团军军长、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国防和军队科技创新顶层架构曝光
专题片披露,2017年,中国军队中一个崭新的机构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