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这个山洞,
如果不做特殊说明的话,
你很难相信,
这就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架歼六Ⅲ飞机的生产车间。
在大山深处默默的建设耕耘了近六十年后,
这个高度保密的生产车间,
第一次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今天管理这片区域的单位,
被称为贵飞集团,
把飞机生产线铺设在这样的山洞里,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创举,
而当时走进这间厂房准备生产战斗机的产业工人们,
也同样是一个在今天人们看来感到惊讶的团队。
因为工人们并不掌握太多的飞机制造技术,
中国人就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
开始了自己航空工业的发展之路。
1970年9月18日,
巨大的引擎轰鸣声打破了贵州高原的沉寂,
中国人自己生产的第一架歼六Ⅲ飞机在这里起飞。
“中国低端的工业水平,是根本制造不出战斗机”的言论,被现实击得粉碎。
这让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意识到,
这个东方大国的工业研发制造能力,
或许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贫瘠。
曾经的工业设备今天依旧还站在这里,
今天,这里已经被作为国家工业制造的一份记忆,永久地被封存了起来。
这是中国航空工业贵飞公司的飞机制造新厂区,
和此前的山洞车间相比,
中国人今天的航空工业,
已经迈入了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眼前的这架即将装配完毕的飞机
这是中国人自己独立研制的外贸型教练机。
这架飞机的飞行高度可达16000米。
最高速度已经达到了1.5马赫。
整机配装了世界先进的航空电子设备,
在飞机的机翼下,
还可以挂载航炮、导弹、火箭弹、训练弹、炸弹。
从山洞里一无所知地开始摸索,
到今天将自己制造的飞机远销海外,
中国的航空工业付出的,
是两代人的生命旅程。
今天中国人设计的飞机,
已经开始有着自己独特的外形。
新款山鹰飞机采用了两侧斜板进气道,
高高弓起的机背极具立体感,
独有的形态,
显示着中国航空已经完全掌握了自我研发制造飞机的各项技术。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