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
本周让世界关注的,可能是朝鲜与美国乃至俄罗斯在口头层面越说越热闹的“嘴仗”;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印边境洞朗地区的部署、动向以及两国边境问题未来的走向才是最让人关心的话题。
21世纪火力与二战步兵的对峙
本周,有关印度军队在洞朗附近调兵遣将的“新闻”频频,而越境印军的数量规模一直处于一种“谜”的状态。先是有媒体传出报道,称印军部队已经赶走了边境村庄里的居民,又说印军第33军团的部队已经开始集结并增援边境,随后又有更加权威的印度媒体引用印度军方的消息对上述信息予以了否定;还有尼泊尔和不丹对于中印边境对峙的各种不同声音。
类似的新闻还有诸如印军第33军团已经动员了60%的部队,以及印军宣称没有在洞朗附近部署炮兵部队等等消息,如果再算上CNN等一些西方媒体在距边境十几公里的地方拍摄到的印军炮兵的调动,洞朗方向的印军一侧可谓是相当热闹。
CNN记者拍摄到的印军FH77B型155毫米榴弹炮行军车队,地点在乃堆拉山口以南数十公里
对于中国人而言,“军团”这个词汇上一次出现已经是红军时代了,之后出现的最为相似的一个词语可能是“兵团”。考虑到这种名称一般用于称呼军以上的大兵团单位,印军调动的消息着实引发了网络上不小的反应。不少不明就里的朋友就开始以此为由,嘲讽“中必输”或者某政府部门缺钙。
不过熟悉印军部署情况的朋友可能对这条消息“不为所动”,原因很简单,印度所谓的军团就是解放军以前的军,属于媒体在翻译上缺乏军事常识的失误。而这个33军团下辖的3个山地师,原本就驻扎在洞朗当面的锡金地区,既算不上是外来的“援军”增兵,也并非真的“数量庞大”。
说起中印边界东段地区,也就是印度东部司令部的印军部队,长期以来国内媒体的报道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不可小觑”,特别是印度每次在东部司令部扩充部队之后,“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山地部队”的称号就会被中国媒体炒作一番,大有一种“三哥意欲何为”之感。不过如果详细了解印度军队山地部队的话,可能你对“意欲何为”的回答就会有点儿出人意料。
印军山地师本质上只是削减了重武器的普通步兵师,带有浓烈的地方守备部队色彩
33军组建于1962年,不过并没有参加后来中印之间的边境战争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