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特约作者:俞硕 图说:席亚洲]
上周在包头结束的第二届装甲与反装甲日上,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展出了新型外贸坦克、步兵战车、装甲防雷车等等各种的先进装甲与反装甲的武器装备,并且在各国外宾的面前进行了公开的机动和火力演示。这不仅在我国的网络上掀起了舆论的热潮,而且也引起了国外网络的广泛关注。
特别是在俄罗斯的一些著名军事论坛和媒体上,他们第一时间转发了中国装甲与反装甲日主题活动的大量照片与视频。巧合的是,中国装甲与反装甲日的恰逢俄罗斯军队-2017防务展开展之际。看着网络上那些颇具现代气息的中国外贸装甲武器,再与现实中经久不变的俄式装甲武器对比。俄罗斯军迷们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了伤害,留言中无不透出“羡慕嫉妒恨”。然而在一些“有心人士”的眼里,羡慕嫉妒恨的背后,还透着对俄式装甲武器外贸市场空间即将遭到中国装备强势挤压的担忧。不过在芸芸大众的眼里,羡慕嫉妒恨的背后,更多的是对近年来中国装备飞速发展的视而不见,一种来着血液中的天然傲慢。
看看VT-4坦克这炮塔上各种一看就“西方范”的设备,能不羡慕嫉妒恨吗!
当然对近年来中国外贸装甲武器装备发展视而不见的不仅仅是俄罗斯军迷,在中国的网络上类似的人也有很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就本次装甲与反装甲日主题活动来掰一掰近些年来中国在装甲与反装甲方面的进步。
其实俄罗斯人是很“崇洋媚外”的,中国如此“西方范”的坦克是很戳中他们弱点的
俄罗斯人其实一直期盼着真正能与西方平起平坐的新型坦克,当年的640工程“黑鹰”坦克作为鄂木斯克坦克厂的遗作,因为外形“西方范”,至今仍让不少俄罗斯人念念不忘
心脏病得以解决,产品全面开花!
早期的中国外贸坦克,由于动力和传动系统的成熟度不高,导致我们在参加一些国家的竞标时,矮人一头,受制于人。例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85III坦克竞标巴基斯坦时败北,很大程度上与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不高有关。又如2010年的秘鲁坦克竞标,VT-1A坦克由于采用的是乌克兰6TD-2发动机而受到来自乌克兰方面的挟制。
作为市场上的竞争对手,乌克兰当年还没沦落到彻底见钱眼开的程度,所以,为了推销T-84,不惜搅黄了我们的VT-1A生意
85III坦克的动力系统和火控系统是当时的南斯拉夫提供的,但前南这方面的技术说到底还是不够靠谱,多年后塞尔维亚好不容易搞出现代化改进的M-84AB1(上图)坦克,还是用了大量俄罗斯技术
为了打破这一局面中国在2010年前后将外贸坦克国产动力/传动系统的研制提上了日程。得益于新150系列柴油机和CH系列综合传动的大规模应用,外贸坦克国产动力/传动系统的研制并没有费什么功夫,很快便在VT-4型外贸坦克上得以实现。
VT-4型坦克采用的是技术源自99系列坦克新150系列发动机的1300马力12缸4冲程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横置版的CH-1000B型综合传动。相较于国际上同期的西方三代坦克,VT-4坦克的动力/传动系统完全可以与之相媲美。
与俄系坦克动力相比,VT-4坦克采用的新150系列发动机的拓展性更好,同样功率下的可靠性也更好。俄系B2系列发动机虽然也可以实现1130甚至更大马力的功率,但这种提升是以牺牲环境适应能力为代价的。在本届俄罗斯坦克两项的半决赛上,T-90S坦克趴窝就是因为发动机过热造成的。
乌克兰6TD发动机在当年对我们来说是个极有诱惑力的产品,不过,二冲程发动机的问题太多,最后还是未能入我军法眼。同时,乌克兰出于市场竞争考虑,也不允许转让其技术,毕竟当初还不是现在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