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沈从岐与“天下第一刀”
本报记者 刘百军
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天安门城楼,走过金水桥……
雨中,清晨,宽阔的长安街上灯光闪耀,一队威武的国旗护卫队战士,踩着鼓点,雄赳赳气昂昂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正步走!”话音刚刚落下,果断地抽刀、举刀,将升旗指挥刀高高举在胸前,伴随着带队警官的这一系列动作,队员们“踏踏踏”的军靴与地面之间响亮的敲击声有节奏地响了起来。这是今年6月下旬在网上流传的一段很火的小视频。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尊严,他们风里雨里,捍卫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网友“淡墨wxx”在网上留言说。
“能成为其中一员,凤毛麟角,是一件一生值得骄傲的事!”网友“济南府农民”说。
8月9日下午,《法制日报》记者来到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采访,负责当天任务的执行队长(带队警官)刘永久告诉记者,他从2016年8月12日接任带队警官职务,现在已近一年时间,自从负责这个任务后心中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告诉记者,每天负责升降国旗的队员有36名:32名托枪方队队员、3名护旗手和1名执行队长。整个升降国旗的过程约5分钟。他们平时训练十分辛苦,为了出效果,队员们平时训练和升降国旗都要穿礼宾服,“冬不穿棉夏不穿单”,而作为执行队长,他需要在行进中和升降国旗时熟练并且准确无误地使用升旗指挥刀向国旗敬礼。
“很自豪!”刘永久说。
说起刘永久手中的这把升旗指挥刀,人们都很熟悉。然而,如果问起这把刀是谁发明制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天安门升旗指挥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指挥刀之间有何渊源,可能很多人都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老兵接下仪仗指挥刀研制任务
其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升旗指挥刀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指挥刀都诞生于共和国老兵沈从岐之手。
沈从岐出生于1940年,鬓发早已斑白,别管天气有多炎热,在正式场合他总是喜欢穿一套军礼服,看上去精神矍铄,言语中透着乐观开朗。
沈从岐的长子沈俊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出生在中国著名的“宝剑之乡”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