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中国在靠近朝鲜的水域演练击落来袭导弹。专家认为,在平壤进行核试验后的军演是对力量、能力的展示,也是对平壤发出警告。”香港《南华早报》5日刊发了这则听上去火药味十足的报道,且很快被俄罗斯卫星网转载。不过中国军事专家认为,境外媒体过度解读这次“演习”。从国内媒体的原始报道来看,这实际上是地空导弹部队最基本火力单元进行的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实弹打靶训练,将其与朝鲜核试联系起来,属于“生拉硬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我没有听说这一消息,不掌握情况。”国防部新闻局6日回应称,这是一次年度计划内的例行性演练,目的是提升部队遂行任务的能力,不针对特定国家和目标。
《南华早报》报道称,中国军网称,这次演习从午夜开始,而且恰恰在平壤进行核试验两天后,中国空军的一个地面部队击落了渤海湾上空模拟的多枚低空飞行的导弹。报道说,进行“突然袭击”的导弹在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首次抗击中便被击落。这是7月下旬以来在渤海湾举行的第三次演习。第一次是为纪念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而进行的为期三天的海军演习。第二次是平壤于7月28日进行第二次洲际弹道导弹试验一周后进行的为期四天的演习。
《南华早报》援引中国专家的话称,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迅速反应是强烈的信号。“这表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能够制止任何威胁该地区稳定的因素。”报道还称,这次演习也是对美国和特朗普的警告。特朗普一再威胁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在不稳定的局势下,中国只能靠进行更多的演习提高军事能力。”
报道称,渤海湾靠近北京,是中国的军事战略要地。一位中国专家认为,渤海湾也是新型军舰和飞机的训练场,这应该是进一步警告美国不要太靠近黄海。
俄罗斯卫星网6日则以“媒体:中国在靠近朝鲜半岛海域演习击落导弹?”为题进行了转载,而且转载中还出现乌龙,原本《南华早报》称演习主体是空军的“地面部队”,而转载中称“中国海军”在渤海湾上空“击落”数枚低空导弹。
一名匿名军事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中国官方媒体公布的原始信息来看,这次演习的规模很小,是“空军地导某旅防空营”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