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寿命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发动机性能的重要问题之一。美国早在第3代战机发动机上就实现了3000-4000小时的总寿命,而无论是我们买自俄罗斯的AL-31F,还是国产的太行发动机,其早期总寿命都只有900小时。当然,我国的进步也是很快的,“太行”的总寿命很快就增加到了1500小时(还顺道把AL-31F的总寿命给延长到了1500小时),最新的“太行改”发动机寿命甚至增加到了2000小时。
然而即使是2000小时的总寿命,离美国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要知道,一流训练水平的空军,其飞行员年飞行时间在150-250小时范围,这也就意味着装备有太行发动机的战机,大概每隔10年就需要更换一台发动机。对于飞行日历寿命达30年左右的战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航空发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然而,聪明的中国人还是找到了另外一条道路。我国著名的发动机专家甘晓华院士,实现了独特的发动机训练/战斗双工作模式,只需在平时训练时对最大加力做出一少部分限制(最大11吨),就可以将使用寿命增大70%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