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网综合报道]上周,港珠澳大桥总师讲述了老外漫天要价如何“促成”中国世界级工程,最近,又一名“基建狂魔”代表现身说法,讲述了中国港机如何实现从落后到超越。
1992年,世界经济开始恢复元气,集装箱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欧、美、日、韩等国的大企业占全球港口机械份额的95%以上,二十五年后,振华港机市场份额达到82%,遍布全球9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海港。
25年来,振华港机的起重机卖到起重机的故乡,德国,引当地华人围观落泪;美国人曾对振华港机产品复检率从100%,到最终免检;日本人曾“酸溜溜地”问,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中国人……
如今,青岛港全自动智能化码头技术,已是世界领先。振华港机自我要求一年至少打破两项世界纪录,“不是说今天创造了一个东西,就等着吃一辈子……必须我们手里有一套技术,还得兜里揣一套,有一套,看一套,还得藏一套……不断研究新技术。”
青岛港智能化全自动码头
10月13日“中国正在说”节目请到振华港机原董事长、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裁宋海良,不但与大家分享振华重工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五大法宝。更直击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国家的强大,很多的要素,很多的方面体现在实体经济上,你这个根,这个本,是不是强的?(是不是)这个魂还没有丢?(视频见文末)
起初,港口机械的关键技术都被德国的克鲁伯、诺尔;日本三菱、三井和石川岛;美国的帕山口;韩国的三星、现代等制造业巨头所把持。
但振华港机用25年时间,创造了奇迹,实现了振华重工开创人管彤贤先生“让中国品牌响亮全世界,全世界只要有港口的地方,都要有中国的集装箱起重机”的豪言。
振华港机创造奇迹,当然有政策的因素,有改革开放环境的因素,而靠企业自己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起重机卖到“起重机的故乡”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