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中国军情 > 正文

又一位“扫地僧”走了:激光陀螺专家高伯龙院士逝世

文章来源:军报记者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08 09:53:30

  2014年,央视新闻节目介绍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时,讲述我国一代代“陀螺人”兢兢业业、为国奉献的感人事迹,时至今日,不少第一代“陀螺人”依旧坚守在第一线的科研岗位。

  这时新闻画面中就出现了当时已经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物理专家高伯龙在电脑前工作的画面,令人感动。有网友看后不禁感慨,这位老专家就如同金庸小说里的“扫地僧”。

  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同志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sinaads = window.sinaads || [])。push({element: document.getElementById(“Sina_Plista_AD”)});

  高伯龙(1928.6.29~2017.12.06),激光陀螺专家。原籍广西岑溪市,生于广西南宁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自1975年起,高伯龙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伯龙曾深有感触地说:“外国有的、先进的,我们要跟踪,将来要有;但并不是说外国没有的我们不许有。”

  高伯龙:至纯至强之光

  现代战争中,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可以不受各类通讯系统的限制,精确制导对目标实施打击。以激光陀螺为核心部件的自主导航系统这项技术,世界上只有中国等极少数国家掌握,创造这一佳绩的是高伯龙领衔的国防科技大学激光陀螺团队。

  高伯龙自1975年起,一直从事激光陀螺研制,率先对激光陀螺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有关激光陀螺原理样机、实验室样机等,于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逆境仍思科学强国

  高伯龙籍贯广西岑溪归义镇谢村,1928年6月29日生。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随母亲回岑溪居住外。此后随其父辗转各地,曾就读于南宁、梧州、桂林、杭州、武昌、岑溪、宜山等地的多所小学,也曾休学在家自修。他两次跳级,小学毕业时10岁半。在家自修期间,全家居住在乡下,信息闭塞,父母又忙于工作,竟然错过了报考中学的时间。1940年9月,他考进蜚声战时大后方的桂林汉民中学。

  然而,战火打断了高伯龙的学业。1944年9月,高伯龙进入高中二年级学习仅两个月后,日军即进犯广西。高伯龙随学校撤退。国难当前,年仅16岁的高伯龙决定投笔从戎,抗击日寇。当年即同报名从军的同学一起,徒步前往四川入营。然而目睹国军腐败,而他所在青年军大部并未开赴前线作战,使其从戎抗敌的愿望破灭,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科学强国的志向。

  抗战胜利后,高伯龙重返校园读书。幸运的是,高伯龙又进入一所名校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