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央视最新的一期节目中介绍歼轰-7B最新图片,歼轰-7B的外形与歼轰-7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没有引起多大的轰动,实际上这表明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仍旧将这种飞机做为导弹载机来发展,从这点来讲,似乎也没有必要对飞机的外形做进一步的改进。
歼轰-7研制于1977年,按照有关部门下发的新机战术技术指标要求,歼轰-7应该是一种具备超低空突防的作战飞机,主要用于打击对方纵深重要目标,同时用导弹攻击对方中型以上水面舰艇,同时具备一定的空战能力,由此可见,歼轰-7在研制之初,就将使用导弹武器的能力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而现代反舰导弹和其他精确制导武器,具备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 ,但是对于载机的要求提高,特别是航空电子系统、导航、飞行控制系统,要求能够为机载武器提供较为准确的目标指示、导航定位、初始对准等功能,同时为机载武器的投放提供稳定的状态,歼轰-7是我国第一种采用数据总线的作战飞机,它的航空电子系统以HB6096数据总线为骨干(对应于美国ARINC429数据总线),分别对应机载雷达、飞控、导航等系统,可以系统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可以自动瞄准机动,在导航系统方面歼轰-7配备了563A惯性导航系统、210多普勒导航雷达、无线电导航系统等设备,提高飞机的导航精度,并且可以支持反舰导弹的使用。
歼轰-7装备部队以后,其低空能力强、飞行状态稳定、武器投放精度的优点得到体现,但是由于对地攻击系统的缺乏,让其对地攻击能力比较薄弱,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在对地精确制志武器、吊舱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所以空军决定在歼轰-7的基础上改进歼轰-7A型飞机,歼轰-7A型飞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更加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它基于GJB289A数据总线(对应美标1553B),具备多条数据总线,系统核心是任务计算机,由于GJB289A的带宽和速度要高于HB6096,并且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递,所以其系统综合程度远高于前者,所以歼轰-7A航空电子系统的数据交换能力要强于歼轰-7,这样就为它提高对地攻击能力打下了基础。
航空电子系统的进步,让歼轰-7具备了挂载国产昼夜全天候精确导航/瞄准吊舱的能力,其中导航吊舱可以利用地形跟踪雷达、前视红外系统探测前方的地形,通过与飞控系统交联,产生飞控指令,让飞机自动完成地形跟踪飞行,崦光电吊舱利用光电探测系统、激光测距/目标指示系统探测、锁定目标,并且投放精确制导打击地面目标,歼轰-7A研制成功,有效的增强了我国空军昼夜全天侯条件下的对地打击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机载武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研制成功YJ-12超音速反舰导弹、隐身防区外弹药布撒系统、卫星/惯性制导炸弹、新型电子战吊舱等,这些武器、吊舱与以前系统相比,其速更快、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相应的体积和重量也更大,对于载机飞行性能、航空电子系统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所以为了配合这些武器,歼轰-7B应运而生,以便能够更好使用这些机载武器成为真正的航母杀手。
从总体来看,歼轰-7B沿续了歼轰-7一贯的改进思路,就是紧紧围绕着机载武器的使用,对飞机进行改进,其他的方面尽量少做变化,这样的优点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飞机改进前、后的变化,有利于部队后勤保障的通用性,降低飞机研制难度、费用以及采购成本,可以达到较好的效费比。(作者署名:小飞猪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