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边,广场上,公园里,社区中,建筑围挡、公交车辆上……形态各异、鲜艳夺目的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核心价值观、莱芜城市精神、文明礼仪、喜迎十九大……向上向善向美,正能量提振人心、激人奋进,正所谓“公益满眼如沐春风”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如今,漫步在莱芜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城市广场,一批设计精美、构思巧妙的公益广告吸引着广大市民的眼球。不同于以往单一的文明创建标语,这些公益广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弘扬着道德情怀、传递着文明理念、唤醒着全民意识,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融合了时尚元素,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赏。
这些造型设计均采取中国风元素,在花鼓、中国结、折扇等造型中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绿色生活等主题内容,实现艺术造型与环境景观相融合,让人们在享受城市美丽景观的同时,也感受着正能量的熏陶。
公园满眼是“公益”
8月16日,雨后的红石公园月波湖分外妖娆,湖水清澈见底,岸边的垂柳婀娜多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整个红石公园秀美如画。一走进红石公园正门,就看到大门入口处广场两侧两个精美的大树造型公益广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镶嵌在树冠上,十分醒目养眼,记者发现不少市民纷纷以此公益广告为背景拍摄照片。“自从红石公园增加了这些造型别致的公益广告以后,感觉整个公园更加漂亮了。每天在这里散步的时候看到这些广告就感到非常舒服,也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吧,”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李女士一有空就带着孩子到红石公园散步玩耍,寓教于乐,自在其中。
在红石公园乘凉的周大爷也给了这些公益广告一个“赞”,他认为我市的城市文明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不仅美化了城市,还能激励着年轻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红石公园是我市全方位打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之一。依托公园入口区、灯杆、避雨棚、绿地、围栏等基础设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为蓝本,将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民道德、文明出行等方面的内容,用展板、灯箱、走廊、LED电子显示屏、公共绿地“遵德守礼”提示牌等多种形式加以诠释,精心打造了一批造型美观、主题鲜明的景观广告牌,使公益广告与整体环境完美融合,营造了良好的创城氛围,增强了市民的文明意识。
据了解,莱芜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载体,将主题教育理念贯穿于城市整体结构、设施建设、景观布局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莱芜的每个角落、每件设施载体,结合多个样板驻地,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高频度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态势。不仅在红石公园,只要你漫步在莱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观公益广告。
建筑围挡成“公益”展台
8月16日,记者在花园北路一处建筑工地看到,围挡上绘制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让许多过往的路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正在边走边给孩子讲解得市民张平对记者说:“这些公益广告制作得非常漂亮,我每次路过这里都忍不住多看几眼。广告上的文字很朴实,也很容易理解。尤其是俏皮的中国娃娃和栩栩如生的画面,孩子们很喜欢。有时候带孩子路过这里,我都要给孩子简单地讲一讲广告上的内容,毕竟中华传统美德要从小孩子抓起。良好习惯的养成,耳濡目染很重要,这种正能量的东西就应该多做一些。”
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在医院、车站等主要公共场所、城市主次干道、商业街道、工地围挡、居民小区等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配上简洁精炼文字的“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让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多了几分温馨。在莱城各居民小区,竖起了一批清新活泼的“遵德守礼”提示牌,这些提示牌或用委婉话语提示人们爱护环境,或用温馨的话语提示人们礼让为先,既扮靓了社区环境,又潜移默化提升了居民的文明修养,推动了社区文明创建和市民文明素质提高。
公益广告广场“闪闪亮”
“这两个蝴蝶造型的公益广告真是太漂亮了”。8月20日下午,在市政府文化广场游玩的不少市民看到新竖立起的两座蝴蝶造型的公益广告纷纷赞叹道。很多市民一边称赞一边拿出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记者看到两个蝴蝶造型的公益广告大气、美观,底座上写有“践行莱芜城市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字样,蝴蝶的翅膀上则镶嵌着“诚信、创新、和谐、奋进”的莱芜精神。
“原来文化广场上的花卉景观也有不少,但还是感觉比较单调。自从设置了很多造型别致、五彩缤纷的公益广告以后,让人感觉广场不再是冷冰冰的了,给人很暖心的感觉。”正带孩子在文化广场游玩的市民邹庆英说。
在龙马河广场、龙园广场,一组组中国梦公益广告作品纷纷以精美的设计、丰富的内涵、鲜明的形象、震撼的规模,极好地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市民们纷纷驻足欣赏。
莱芜市区电子显示屏的公益广告覆盖率达到50%,电子大屏主要设置在重要的交通路口和人流量集中的区域,集中展播中国梦系列公益广告,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公益广告不但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充实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内容,一幅幅设计新颖、制作精美、极具艺术感染力、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的公益广告作品更成为城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公益广告成流动风景线
8月16日下午,在市政府第二办公区附近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点。市民胥敏正在取车,准备骑行办事。他指着车棚上“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的公益广告灯箱告诉记者:“用车的时候,顺便看看车棚上绿色出行的公益广告,让低碳环保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公共自行车露天停放,不仅容易造成车子老化损坏,还会影响雨雪天气里市民的使用。为此,市政府专门为全市公共自行车停车点架设了停车棚,并配备了公益广告灯箱,市民在选择使用单车的同时,一幅幅明亮的公益广告不仅方便市民刷卡取车,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城市各个角落都设置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内容非常丰富,设计也很精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让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更加积极向上。”市民李强表示。
城乡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载体通过张贴宣传标语、语音播报、车载电视等方式,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在全市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流动风景线。
城市公益广告宣传,不仅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占有“重要分值”,更对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引导市民文明向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遍布我市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接地气、扬正气,正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人们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行,聚集了正能量、美化了人文环境,融入了百姓生活。公益广告宣传,增强了群众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认同感,激发着全民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情。
记者点评
一幅幅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不仅美化了环境,同时也成为城市一道靓丽且有温度的风景线,更是引领公民道德素养提升的新载体、宣传城市文明的新窗口。不仅彰显了莱芜人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诠释,也反映了莱芜人民向上向善的美好追求。即使匆匆一瞥,人们也能在不经意间被它潜移默化地浸润。市民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在学习如何转变生活理念,无声无息间,文明新风走进百姓生活,道德理念走进百姓心灵,公益广告的作用已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