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莱芜 > 财经信息 > 正文

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0-31 10:35:57

深秋时节,走进茶业口镇,沿着绿意葱茏的普雪路一路蜿蜒,高大挺拔的法桐和洋槐,像列队士兵一样向游客致礼问候,心情豁然开朗,沿途嬴汶河自东向西汩汩流淌,水清见底,引来垂钓爱好者或沿河而钓或水中乐钓,一片乐哉悠哉;一队队登山爱好者装备齐全,步伐矫健向远处青葱高山上迈进;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汪洋台畔绿水荡漾,游客如织,近旁村民自发形成的商贸区整整齐齐地展示着村民自家的苹果、核桃、花生、小米、柿子、地瓜,农家特产散发着喜悦的味道;而在卧云铺景区又是一片欣欣向荣,村民从山上刨来的药材,摘的野生柘果,染过的柿子,碾盘上刚碾出的小米更加受游客喜爱,“采集山上的艾草等来缝制成各色荷包,孩子们特别喜欢,以前没人要的山里货居然成了香饽饽,卖得好价钱,旅游给村民带来了真真正正的实惠。”卧云铺村民李海霞高兴地说,不一会儿的工夫,她摊位上的荷包、煎饼、小米、野韭花已被游客抢购一空。

 

让绿水青山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茶业口镇党委政府找准定位,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旅游为民、惠民、富民、强镇为根本宗旨,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开创全域旅游新格局。

 

环境整治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重拳整治“散、乱、污”企业。为给游客提供山清水秀的环境,保护原生态自然资源,茶业口镇党委政府下定决心关停14家小型石材加工厂,治理禽畜养殖企业,还绿水青山于民,为帮助村民转型发展,与旅游接轨,引导鼓励村民建蔬菜大棚合作社、果蔬采摘园,农家乐垂钓休闲中心,目前茶业口镇发展大小采摘园89个,果蔬种植面积上万亩。上温峪苹果采摘园,北嵬石蜜桃采摘园,吉山樱桃采摘园、东圈猕猴桃采摘园集旅游、观光、餐饮、采摘为一体,已达到省级精品采摘园标准,村民致富增收进入快车道,“我家的苹果是纯泉水浇灌,纯羊圈粪施肥,绿色可口脆甜,完全得益于咱的水好山好土地好。”上温峪村民张文学种植了50亩苹果,年产苹果8万多斤,从8月份到现在已出售4万斤,因口感好备受游客喜爱,承包了1000亩林场,上万棵槐树年产8000斤蜂蜜,每年收入几十万元。下大力气进行河道治理。为有效保护嬴汶河水环境,镇党委政府集中整治汪洋台水库、腰关、嵬石片区嬴汶河段,动用机械10辆,船只6个清运积存多年的淤泥,打捞水面漂浮物,让嬴汶河水清澈见底,水鸟集群,目前,汪洋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垂钓者和参观游客近3万人,带动村民农副产品销售月入上千元。西嵬石嬴汶河垂钓中心每天接待垂钓爱好者上百人,村民月入上千元。

 

大项目建设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茶业口镇党委政府以文化为魂,党建为基,生态为本,助推“一线五村”大项目建设,打造“提质增效,提档升级”乡村旅游典范,通过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完善旅游设施,健全配套功能,发挥地方戏曲文化优势,以点带面,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休闲、体验型特色旅游村,激励了返乡青年创业发展,带动了大量村民自主性开办乡村农家乐、民宿,目前景区发展农家乐16家,手工艺品10家,民宿4家,卧云轩、贤人居、栖凤居、观云阁等民宿和方塘茶社、刘家大院已开放接待游客,定期举办古戏曲趣味演出,节假日、周末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人。紧紧抓住旅游商机,66岁的刘持江第一个做了自家农副产品的名片,59岁的李慎云精心钻研原木工艺品雕刻技术,手工艺品备受游客喜爱。

 

精准扶贫助力全域旅游全产业融合

 

依托优厚的农业资源,抢抓全域旅游机遇,茶业口镇党委政府制定精准扶贫带动高端农业产业链策略,助力全域旅游全产业融合。重点扶持西嵬石农业综合体30个精品果蔬大棚错季增收建设、北嵬石120个蘑菇大棚电商平台建设、下王庄、龙堂、阁老等精品采摘园、豆腐坊建设,扶持开发石屋人家农家特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将分散式种植规模化,精品化,稀有化,实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有效整合扶贫资金,发展村级特色种植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引导村民发展错季果蔬,帮助村民打通销售渠道最后一公里,真正让扶贫资金实现永久性‘造血’功能,让旅游扶贫落到实处。”茶业口镇党委书记毕文杰说。据悉,西嵬石村利用扶贫资金382.62万元建成30个果蔬大棚,栽植大棚樱桃、桃、草莓、西红柿、芹菜、火龙果,大田樱桃30亩,桃20亩,每天吸引采摘游客上百人。下王庄村利用扶贫资金100.43万元,建成冬暖式大棚10个,目前4个蘑菇大棚已经投产,每天出产蘑菇2000斤左右,每天收入5000余元。石屋人家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多个农产品收购网点,精心设计产品包装,创新原粮包装袋及农特产包装箱23种,打造高端樱桃酒、山楂条、小米、花生、核桃系列旅游产品。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