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山东普阳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家文
文章来源:俺莱芜有
发布时间:2016-07-23 09:32:20
在莱芜,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勇立时代潮头、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奉献社会;他坚韧执着、质朴善良、乐观自信……短短几年时间,他凭借坚毅睿智的性格、敢闯敢拼的精神和科学的经营理念,盘活了当时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 莱芜市振华实业集团公司,使其焕发勃勃生机,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在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他始终不忘回报社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作贡献,充分展示了当代民营企业家的崭新风貌。
他,就是山东普阳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山东省工商联常委、山东省慈善总会理事、莱芜市工商联副主席刘家文。
关爱员工显真情
普阳集团是一家以煤炭、铁矿石开采为主的企业集团。近几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煤炭钢铁行业带来严重冲击,许多企业纷纷采取裁员、减薪的方式应对。普阳集团董事长刘家文认为,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保证,企业再困难,也不能轻易地将金融危机的压力转嫁给职工,这个时候,不但不能给职工减薪,反而要想方设法增加职工收入。去年在岗职工工资增长16%。今年3月,因企业资金一时周转困难,刘家文向别人借了200万元,按时发放了职工的工资。公司还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障政策,职工与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都是100%,职工除了享受“五险一金”,还有各项福利保障。
不仅如此,刘家文还重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把温暖送到每位职工的身边,是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实施的“情感工程”。每年的元旦春节,公司都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对困难职工进行走访慰问;对考入大中专学校的特困职工子女及时给予资助,确保他们都顺利跨入大学校门。此外,积极组织开展“献爱心”活动。对生病住院职工,刘家文都派人上门慰问,对重点病人公司领导亲自看望;对职工直系亲属去世,公司也都派人送去悼念品和补助金,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公司大家庭的温暖。
科技创新助转型
创新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工作中,刘家文大力倡导、鼓励技术改造和革新,同时开展小改小革、节能降耗等系列活动,并出台系列奖励办法。在铁矿充填、注浆、设备工艺改造以及煤矿充填等方面,他带领一班人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使施工更加规范、科学,工程质量大为提高,节能降耗增效明显;特别是煤矿的充填技术,既解决了地面塌陷问题,又保证了井下安全,而且增加了近一倍的煤炭可开采量,使煤炭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是一项不可多得的高新技术。同时,他注重改变以资源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高科技项目迈进。
围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这一主题,刘家文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环保要求,使环保工作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在生产上严格执行排放标准,积极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使生产过程走资源循环利用之路。
热心公益为人民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刘家文的慈心善举几乎“无孔不入”。抗震救灾、慈心一日捐、扶危济困、农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农民工救助、无偿献血等系列慈善公益活动中,处处都有刘家文的名字。吕花园社区的吕慎杰是一名残疾人,家境非常困难。刘家文得知这一情况后,把他录用为公司职工,给他安排了合适的工作岗位,并带头捐款3万多元为他治病,使他由一个高度佝偻的残疾人变成了一个挺拔的健康人。近年来,刘家文共慰问社会贫困人员500多人次,捐慰问金100多万元。
为探究嬴牟历史文化,刘家文为山东嬴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和莱芜嬴秦文化研究院筹资100多万元,并配备了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及专职工作人员。经过悉心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莱芜为“伯益第一封地、秦皇第一祖里”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众多先秦史研究学者的共识,使莱芜的历史比早前各类史书记载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1400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刘家文先后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功勋人物、齐鲁好当家人、莱芜市十佳市民、影响莱芜经济人物等荣誉称号。伴随着刘家文“责任文化”发展的,是公司的经济效益。2013年,普阳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上缴税金2600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入地方财政129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