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莉迪亚·戴维斯:“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文章来源:腾讯文化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02 08:44:14

腾讯文化 崔莹

莉迪亚·戴维斯:“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莉迪亚·戴维斯

“你的家乡在中国的哪里?”“你们那里讲怎样的方言?”69岁的美国作家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在邮件中问腾讯文化作者。刚度假回来的她,似乎还沉浸在旅行的兴奋中。

今年6月,莉迪亚·戴维斯的《困扰种种》一书中文版问世。这是她英文小说《困扰种种》和《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慨》的合集,包括113篇故事。这也是继《几乎没有记忆》之后,她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

莉迪亚·戴维斯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敦。她对文学的爱好深受家庭影响。她的父母都是作家,父亲曾在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当文学教授。在写作之前,她当过翻译,翻译了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的一部分,以及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等法语小说。

1976年,她开始出版小说。她以形象、温情、充满哲理的语言,将寻常事件写成耐人寻味的短篇。它们短小精悍,有些甚至只有一段话、一个句子,因此被文学评论家称为“微小说”“超短篇小说”。

可以说,她的小说完全打破了人们对传统小说的印象。在她看来,小说可以用任何形式来写,所以文学评论者称她为“自创文学形式的大师”。在她的小说中,很难找出传统小说的基本元素: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人物冲突,甚至主人公都可以没有名字。小说的主人公可以是一个女孩、一位母亲、一个丈夫,甚至可以是“X”“Y”“Mrs.D”。

在她笔下,描写对象也不一定是人。它可以是一只老鼠、一只鱼缸里的鱼,也可以是一种奇特的行为、一些概念、一段思考。《困扰种种》中的小说《热带风暴》只有一句话:“就像一场热带风暴,我,有一天也可能变得‘更有条理’。”这种充满自我意识的分析是莉迪亚·戴维斯的一个特色。它们简洁、尖锐而机智,充满哲学思辨性。

莉迪亚·戴维斯:“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困扰种种》英文封面

描写冷静客观,带有狡黠的幽默感,是莉迪亚·戴维斯作品的另一特色。比如《困扰种种》中的小说《与苍蝇合作》:“我把那个词写在纸页上,但它加了那个撇号。”这个“撇号”在英文中代表 “谁的”,即归谁所有。苍蝇不动声色地落在纸上,像是在和写字的人合作。这一情景令人感到滑稽可笑,也给读者很多想象的空间。

莉迪亚·戴维斯似乎沿袭了海明威写作的“冰山原理”,然而不同的是,海明威用文字表达冰山在海面上的八分之一,莉迪亚·戴维斯则用文字表达一块块破碎的冰块。在浮躁的时代,一切都变得碎片化,人们的记忆、情感连同表达都变得不完整,莉迪亚·戴维斯捕捉到这种充满后现代意味的破碎感,并凭此创作出独特的小说。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评价的,“她常常在思考我们思想边缘的东西”。

因为这些小说,莉迪亚·戴维斯闻名美国文学界。她曾获得古根海姆奖、兰南文学奖、麦克阿瑟天才奖,也曾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2013年,她获得布克国际奖。布克奖评委会评价,她的作品是“极具创造力的,精巧的,并且极难归类的”。英国《卫报》称,她的作品“像卡夫卡那样有力,像福楼拜那样敏感,像普鲁斯特那样划世纪”。

围绕《困扰种种》,近日,腾讯文化对莉迪亚·戴维斯进行了邮件采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好标题能让人眼前一亮

腾讯文化:这本短篇小说集名为《困扰种种》,这个名字也是其中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为何选择把它作为书名?

莉迪亚·戴维斯:我总是喜欢选取书中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以此命名整部短篇小说集。我选择的,通常是某种程度上能描述或代表书的主题的名字,《困扰种种》再合适不过了——这部短篇小说集包含好几篇以“困扰”为主题的作品。我也喜欢听起来响亮、悦耳、有趣的名字。书名的作用是吸引读者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吸引读者来读它。

在我的短篇小说集中,也有一本书的书名并非整本书的主题,它是《塞缪尔·约翰逊很愤慨》——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幽默,令人眼前一亮。

莉迪亚·戴维斯:“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戴维斯与猫

腾讯文化:在书中的小说《心不在焉》中,你描写了一只猫。说说你和猫的故事吧。你也曾经写关于其他动物的故事,它们为何吸引你?

莉迪亚·戴维斯:我目前养了三只猫。以前,我最多的时候同时了养四只猫。这些猫有的是自己跑到我家后院来的,有的是我从动物收容所领养的。我也曾经养过一只狗。哈哈,我不光喜欢猫。

我对动物非常感兴趣,包括大象那样的庞然大物,也包括小昆虫。我之所以对动物感兴趣,是因为我们人类做的很多事情,它们也能做——不过它们是通过和人类不同的方式完成的,非常神秘。我尽量不杀生。我感觉即使是一只从我身边爬过的蚂蚁也身肩重任,有自己的使命。蜘蛛也是如此。我没有权利杀害它。

你大概可以猜出来了,我是素食主义者。我也尽量不吃鸡蛋和奶制品——出于保护动物的目的。

腾讯文化:书中有一篇名为《我们想你:一份对四年级生慰问信的研究》小说。它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孩子们写的27封信件进行了分析。为何要分析这些信?分析的结果令你感到惊讶吗?

莉迪亚·戴维斯: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了一叠妈妈保存的信——它们是我哥哥生病住院时,他的同学写给他的。我发现它们很感人,也很有趣,就决定把它们写进我的小说里。是的,我哥哥就是故事中的男孩。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一旦分析这些信,我居然分析得这么透彻。还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这个故事的叙述者——一位社会学者,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在写作前根本没有设定她是谁,她有什么特点。看到这个故事,有些读者觉得无聊,有些读者被逗乐,这些都表明读者的口味有多么不同啊。

自传体小说非常有趣

腾讯文化:你经常用第一人称讲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像是你自己的经历。这些故事发生过吗?你如何评价自传体小说?

莉迪亚·戴维斯:很多故事是根据我的亲身经历写的,但我会更改其中的一些要素。有时候,我也会将朋友或他人的经历写进我的作品,尽管我会或更改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将几个事件结合。因为是小说,叙述者并非真实的我。比如在《我们想你:一份对四年级生慰问信的研究》中,叙述者完全是虚构的。

我觉得自传体小说非常有趣。很多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都带有自传体小说的痕迹——这种写作风格并不是很新。但即使最接近自传的文字,也会出现错误的叙述,或者把事实搞错,因为人们的记忆容易出错。让家里人回忆大家共同经历过的某个事件吧,你会看到将出现多少个版本!

腾讯文化:如果很多故事是根据你的亲身经历写的,你怎么会认识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了解各种各样的关系呢?

莉迪亚·戴维斯:喔,尽管我不觉得自己老,但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我在不同的国家生活过,比如在法国生活了很久,也在爱尔兰和南美生活过。但我大多数写作的素材,是从我现在生活的地方获得的,它们来源于我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方面,比如婚姻、孩子、宠物、邻居、园艺……

腾讯文化:《困扰种种》中的小说涉及不同的话题:死亡、电视节、苍蝇、慰问信……你如何选取这些话题?你如何决定一个话题是否值得写?

莉迪亚·戴维斯:我的兴趣和情感,通常会催生一个个故事。我不会坐在那里问自己:“我现在该写些什么?”我会迎接各种各样的思绪,看到底是什么打动我,到底会让我产生怎样的灵感。

对我而言,可以用于小说创作的材料一定要具备情感说服力,一定要是我在乎的——无论是风景,还是一只从洗手间地板上爬过的瓢虫。我会被风景的美丽感动,描述这种美是一种乐趣。看到瓢虫,我会想象它是一个正去执行某项任务的生灵,能够思考。这种想象把我自己都逗乐了。无论是什么样的情感,都促使我把这些体验转变成文字,写成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到巨大的快乐。

故事的长度是由故事本身决定的

腾讯文化:你的文字充满了哲学的洞察力、美感及自我意识,你是如何形成这样的风格的?你通常会思考什么问题?

莉迪亚·戴维斯:我没有故意要保持某种风格。我倾向于清晰简洁的语言。此外,很重要的是,要找到能准确表达我的意思的单词。

我也花很多时间思考,思考如何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难题,思考如何解决世界上的难题——怎样做,才能让人们更好地相处。尽管它是国际性的大问题,但我能在我生活的小村子里看到这一点。这些麻烦通常都是因为领土争端导致。“我们可以分享领土和权力吗?”——跟它们相关的问题,或许威胁着我们的身份认同。这也是我们如此强烈地维护各自的领土和权力的原因。

腾讯文化:一位中国作家看完《困扰种种》后评价:“戴维斯是概述大师,小说写得像提纲或者台本。”你是如何决定故事的长短的?

莉迪亚·戴维斯:他能看我的书并做出评价,我感到很荣幸。故事的长度是由故事本身决定的。如果需要很多文字才能讲一个故事,我就会用很多文字——但是要确保故事中没有废话和空话。也就是说,如果某部分叙述只需要简洁的一句话,我不会写第二句。这也是一种本能。我凭感觉判断一个故事需要什么,不会提前计划。

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不要提前决定故事怎么写,不然它就无法成为顺其自然的样子。我不想扼杀这个故事。

腾讯文化:你的小说几乎都有幽默元素。这些幽默元素从何而来?你觉得你本人是幽默的人吗?

莉迪亚·戴维斯:我认为,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由作者的个人特点直接决定的。没幽默感的人很难写出有幽默感的小说。所以我是一个幽默的人,至少在我心情还不错的时候。这个世界有时会令我失望,令我觉得很难找到有意思的事情。不过,我会继续尝试看到某个事件幽默的一面。

我常常在想家庭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一个非常幽默的人能否来自一个毫无幽默感的家庭?幽默是受家庭环境影响产生的吗?我也在想,幽默分很多种:有些人本人就很有趣。另一些人虽然无趣,但是喜欢幽默。还有些人既无趣也没有幽默感。

腾讯文化:除了写作,你也从事翻译工作。你翻译过普鲁斯特名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在斯万家那边》一卷,它在评论界广受好评。你的翻译工作是否影响你的写作?

莉迪亚·戴维斯:我从读大学时就开始翻译作品了,毕业后继续做翻译,并以此赚取生活费。现在我翻译的作品,大都是我感兴趣、想翻译的。我喜欢学习其他语言,喜欢从事和语言相关的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尝试的都是和英语比较接近的语言的翻译,包括日耳曼语和罗曼语等。或许将来我会冒险尝试翻译汉语作品。

经常学习和翻译其他语言,让我对英语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我总是不断地学习英语,包括发现不认识的英语单词。我对此从不厌倦。

本文系腾讯文化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首页推荐
热门图片

新闻热点

2016-07-19 13:02:28
2016-07-23 09:38:13

新闻爆料

图片精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