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热点 > 正文

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举行 百余位影人共商大计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28 09:23:29

11月27日全天,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和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宏森,以及总局电影局、浙江省、杭州市有关部门、部分电影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论坛。

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首先代表电影局致辞,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砥砺前行所取得的成就,高度评价近年来崛起的中国电影新力量逐渐薪火相传接过前辈电影人的接力棒,成长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他希望新力量乃至所有中国电影人坚守电影艺术理想,不忘为广大中国观众服务的初心、保持创造和创新活力,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电影强国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题目为“昂首新时代阔步新征程”,由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轮流主持,120多位近年来在电影创作中卓有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济济一堂、热情饱满,共议中国电影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为期一天的论坛设置了“如何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的精品力作”、“如何强化现实题材电影创作”等中国电影在新时代亟待破解的议题,电影人们围绕议题或激情发言,或促膝对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激扬起前行的信心,共同凝心聚气,展望未来。

与会导演代表一致认为,中国电影要尊重创作规律、继承优良传统、保持专业态度、发扬工匠精神,比如导演要学会与演员“说戏”,摄影师要保持亲自掌镜,演员要深入体验生活等等,只要每个环节、每个工种都做到位并不断提升,中国电影才有可能真正赢得核心竞争力、文化张力和国际影响力。

编剧代表也表示,创作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作品很难,要求创作者做到“真诚”面对观众、“认真”对待创作,真诚即是不忘初心,认真就是职业标准。做到这两点,拥有丰富创作资源的中国电影创作者将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同时,故事为王、类型为径,中国电影人尤其是中国电影新力量应该注重发挥中国智慧、创新方式方法、讲好中国故事,方能满足广大观众对美好电影生活的需要。

黄晓明、朱亚文、鹿晗、杨幂、周冬雨等演员代表在发言中也纷纷倡议,用心塑造好角色、积极传递正能量,以德艺双馨为目标,维护公共形象、承担社会责任,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影工作者,为真善美代言,为中国电影助力。

制片人代表认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未来潜力依然巨大,中国电影人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一方面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矢志不渝致力于提升电影创作的质量和水平,另外也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水准。党的十九大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力戒浮躁之风、尊重电影本体,加强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电影工业体系,推动电影创作由“高原”向“高峰”迈进。

电影局副局长李国奇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电影发展要坚定“四个信心”,“要对新时代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充满信心;要对新时代中国电影提升创作质量,生产出更多优秀作品充满信心;要对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中发挥更大影响力充满信心;要对新时代中国电影人才辈出充满信心”。

论坛最后还举行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浙江地区新加盟影院授牌仪式。该联盟成立运营一年以来,已经有全国145个城市,433家影院的579个影厅加盟。

第一组

发言嘉宾

■   林超贤(《红海行动》导演)

■   贾樟柯(《山河故人》导演)

■   徐峥(《人再囧途之泰囧》导演)

■   韩延(《滚蛋吧!肿瘤君》导演)

林超贤

怀揣一颗赤诚的“工匠之心”

电影创作者要在题材和制作上有所坚持,以《湄公河行动》为例,有人说公安题材不好拍,实际上我一直在寻找突破点,希望我的作品是一种“探索”。

我们应该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豪”,虽然我们的电影在科技方面还有所不足,但我们应该拥有一颗赤诚的“工匠之心”,要坚持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

贾樟柯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不忘初心,每个人选择电影都有最初的理由,需要重温最初的动力,保持创造活力。目前,中国电影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中国电影的市场能力正在逐渐转变为文化影响力。

今年参与平遥电影展的影片一共有40多部,每一部电影的代表都来到了平遥,他们非常在意中国观众的看法和反应。20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宏大的使命,让我们用自己的工作去推动电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这个过程中,需要创作者的专业态度。当前每年800部的电影产量,需要大量的创作人员,不仅是编剧、导演,还包括道具、服装等等,我们的基础人才仍然不够。作为导演,我们要用耐心和专业精神去培养更专业的合作伙伴。

徐峥

创作自觉

是电影人文化自信的基础和保障

在电影创作中,我们应该积极选择现实题材,形成中国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这些作品关注当下、关注生活,从现实中汲取营养,用电影语言描绘现实中的故事,传递希望、爱和力量。

同时,要在传统文化中提炼共鸣,构建中国文化软实力。电影本体永远服务于人性和情感,而不能服务于人民币。我们要学会从传统文化中淘金,挖掘当代价值主题,进行现代技术的创新和创造。

此外,我们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用国际视野创作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作品;坚持“与新导演同行”,帮助年轻人科学成长,薪火相传,让中国电影生生不息。

韩延

新型作品与创作者成长的互动

新型作品在电影行业出现过,但是在华语电影中较少出现。在我的新片《动物世界》创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当有一些逻辑与现实冲突时,我们应该考虑清楚是选择类型片的逻辑,还是生活逻辑?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

现在类型片全部细分了,科幻片也被分成了很多个类型。创作中,我们会面临很多具体的技术问题。艺术的成长需要时间,但是技术的进步却是“立竿见影”,希望今后我们拍电影都可以抬着头拍,不再低头。

对谈环节

陈思诚(《唐人街探案》导演)

路阳(《绣春刀2》导演)

宋阳(《羞羞的铁拳》导演)

吴京(《战狼2》导演)

杨庆(《火锅英雄》导演)

在新的市场和变化面前,

怎样保持自己的创新动力?

路阳:我们一直考虑创新,各位导演也都在各自感兴趣的类型中不断探索。

中国电影未来要做文化输出,我们需要把电影价值观输出出去。当前很多外国电影也在做这件事。比如《摔跤吧!爸爸》《天才枪手》等,都有鲜明的本国特色和本国内涵。我们要做具有东方内核、具有东方文化气质的电影,在类型上做一些探索。

好莱坞不能照搬,我们要在题材类型和手段上想自己的办法。比如《绣春刀2》最后一场吊桥的戏,好莱坞的做法是直接在绿幕前拍。但最后我们基于行业现状,选择了绿幕和实景相结合的方式,相对逼真,也保证演员安全。我们不要去做与好莱坞硬碰硬的尝试,应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更有价值探索的具有东方美的有原创性的作品。

杨庆:导演、编剧、演员这个职业的背后是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创作者都是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观众。不断去理解自己对电影故事创作的需求,把自己当成观众去对待,与观众之间就不会有太远的距离。这样的电影才有诚意、有态度。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放手去拍,把心中最想拍的东西都拍出来。

宋阳:从创作上讲,我们不能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要拍观众喜欢的,观众需要的电影。电影的关注度和传播度很高,我们要对自己和观众负责。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创作,通过电影传递的能量和精神是什么?这需要思考。创新是经验也是经历,我们在不断地摸索,吸取前辈的经验慢慢前行,争取在喜剧类型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拍出更好的作品回馈社会、回馈观众。

吴京:金球奖评委说,没想到中国动作电影会有这么多的表述。其实很多时候,外国关注的只是中国市场而已,不关心电影本身。

要昂首新时代,其实应该先珍惜这个时代。我们想从好莱坞拿回一项技术,这不可能,他们想把中国人才吸引过去为他们服务。这就需要我们拿出“中国智慧”。

说到动作戏,如今替身和武行现在真的很少了,好多替身现在都在做一个“导演梦”,不愿意去多积累替身和武行的经验。反而美国替身和武行越来越多了,快要打入中国市场。如果替身都没了,那中国的军事类型、动作类型片的未来确实堪忧。我们要珍惜这个时代,踏踏实实把自己做好,才能阔步新征程。

陈思诚:新和旧是相对而言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当前我们面临很大的竞争,确实该思考如何求新求变。我理解的“新”有三个层面:内容新,方式新,形态新。

首先是内容新。2012年徐峥导演的《泰囧》问世,就是新的一个电影类型出现了。电影人要思考的是,还有很多类型我们没有碰过,是否还有“蓝海”?一定是有的。

其次是方式新。比如几种类型电影的嫁接。《天才枪手》是谍战片的外壳,《战狼2》虽然是军事题材,但是有漫威电影的感觉。

第三是形态新。电影面临最大的竞争来自互联网。如今电视剧越来越像电影。那么,电影能不能像电视剧?这里说的“像”,是学习它的连续性,比如《速度与激情》拍到第八集,观众依然很喜欢,可以拍摄第一部作品时,就思考拍可以延续的电影。

第二组

发言嘉宾

■   郑大圣(《村戏》导演)

■   董成鹏(《缝纫机乐队》导演)

■   董润年(《老炮儿》编剧) 

■   刘毅(《战狼2》编剧)

郑大圣

以原创的精神做改编

近五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村戏》改编自贾大山小说集,当初改编的起心动念,出自对这类作家由衷的感佩,用敏感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国人的生存状态,也触及了时代的荒谬。

从来没有面对过话筒杆和摄影机的演员,在这部电影中贡献了最惊喜的表演。乐其道,守其艺,“台下看戏的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创造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小说原作和这群演员教给我,创作者从来不是人民之外或是人民之上的任何人,从来不能代表谁审判谁,同其情,和其体。我们本来就是他们。

董成鹏

我对拍摄电影始终有敬畏之心

早期我经营着一个互联网节目,后来拍了一个网剧。我对于拍摄电影非常敬畏。2015年的《煎饼侠》是我第一次拍摄电影,这部电影在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后来这种成功变成了一种压力,让我不断地想后来的电影怎么拍?《缝纫机乐队》没有获得和《煎饼侠》一样的成功,但对我来说,它像是一次松绑,我越来越接近心中想要成为的导演的样子。希望我们永远都做一个骄傲、幸福、勇敢的电影人。

董润年

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和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和核心价值观这二者的关系特别简单,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市场的娱乐化需求其实就是观众的需求。观众真正想要获得的一定是更高级的精神满足,我认为这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契约,而且这种契约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观众希望从这些故事上得到力量,更坚定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如果一部喜剧片除了捧腹效果,还能够让观众产生精神力量,产生面对生活中困难的勇气。这样的影片会让观众愿意一遍遍走进电影院。

无论做什么类型影片,不论主人公长成什么样,我们都是在塑造一个英雄,这个英雄可能是大人物,也可能是小人物,但只要人物内心有力量,有一团火,他就是一个英雄。创作者有责任满足观众对真正的英雄的需求。

刘毅

故事为王,尊重类型

电影和电视是文化的主体,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够传达价值观。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一直是全人类的普适价值观,那我们怎么把这种价值观融入我们的作品中。

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中国精神力量加上类型电影的规律,我们的电影能够走得更远。类型不是好莱坞的类型,讲故事的方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准则。

我们通过中国故事加上类型化的讲述方式,可以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输出。

对谈环节

不思凡(《大护法》导演)

崔民(《守边人》编剧)

郭柯(《二十二》导演)

袁媛(《滚蛋吧!肿瘤君》编剧)

张力(《空天猎》编剧)

赵宁宇(《勇士》编剧)

如何打造精品力作?

不思凡:我是做动画的,之前只是想在网上做一个网络动画,后来变成了动画电影。从我自己来看,其实有点粗糙。观众在生活状态中隐约触摸到,但尚未触摸到的那一点点东西,我们把它挖掘出来,来诠释个体对于现实的深刻理解。

崔民:2011年写了《杨善洲》之后,触及的都是主旋律,红色题材了。长久以来,主旋律影片“高大全”的做法,导致观众不太买账。在创作过程中,我还是希望人物有血有肉,有温度、有热度、接地气。而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其实世界上所有电影作品都符合这个创作规律,人对真善美的向往是永远不变的。

郭柯:电影《二十二》的创作过程非常曲折,从借钱拍摄到众筹宣发。我总体的感受就是温暖,2002年开始做副导演,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选择纪录片的模式一开始是为了省钱。在拍老人的时候,我们把机器架得很远。大家都很主动地在做这样一个纪录片,我觉得很温暖。今年我们做了众筹和宣发,把这部电影推到了一种新高度,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更多的温暖。我也希望把体会到的温暖和正面的能量继续传递下去。

袁媛:拍电影很难。这个“难”字,最惧怕两个真,一个是真诚,一个是认真。真诚就是不忘初心,有了这份真诚,观众会用更大的真心来回馈我们。认真是一种态度,杜可风和李屏宾仍然亲自掌机,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深深地打动了我。电影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接力赛,每一棒都要跑好,编剧是第一棒,尤为重要。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历史的创作者和见证者,不可推卸地担当着社会的使命感。

张力:拍摄《空天猎》之前,我们一起座谈收集素材,当时想要拍中国版的《壮志凌云》。军事题材是大国力量集中的象征,这个题材一定要突破,一定要创新。我们的军事顾问中有很多一线的飞行员,其中很多案例来自其中的飞行实践。片中“我只能为祖国牺牲一次”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这些活灵活现、有质感的素材给了我们很大触动,要讲现代的故事,把现代感编织进去。

赵宁宇:创作《勇士》的时候,历史材料有2000万字;创作《建军大业》的时候,历史材料有3000万字。创作电影就是打有准备之仗,如果仗没打好,就是自己准备不足,要向自己问责。中国电影就是这样,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第三组

发言嘉宾

■   曹保平(《烈日灼心》导演)

■   张嘉佳(《摆渡人》导演)

■   张一白(《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导演)

■   李晨(《空天猎》导演)

曹保平

以优秀的影视作品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现实题材创作中,要注意深入生活,矛盾冲突,艺术性和商业性平衡的问题。所有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积累,要广泛的阅读,一定要有很高的阅读量。同时要走进生活深处,从人民中体悟生活的本质。对于每一个创作者而言,这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张嘉佳

给这个时代以镜子、高铁和糖

2002年开始写剧本,后来与乌尔善导演合作写《刀见笑》的剧本。我很珍惜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机会。我认为,镜子、高铁和糖,这三样东西有着很重要的象征意义。镜子:有影响力的电影就像是交给千万人的一面镜子,要让他们听到、看到正确的是非观。高铁:看电影与坐高铁有点像。一群人坐在一个地方在同一个时间奔向一个目的地。糖:希望做一个给这个时代发糖的人。美好的事物都是由艺术家创造的,要有艺术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

张一白

在学习中前进

我先后作为导师参加了青葱计划以及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在与新导演的合作中,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洞察非常打动我。他们让我看到了更新鲜更有活力的电影世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实现电影梦。在年轻电影人身上,我看到了对电影单纯的热爱,以及对这个时代的担当,我希望与他们一起讲好中国故事。

李晨

该有人为人民子弟兵拍电影

你们做好工业准备了吗?其实这句话不仅是问我,也是在问在座各位同仁。军事题材不能有外国技术团队参加,我们要开发很多想都没想过,见都没见过的呈现方式。在和平年代,我与空军的面对面,看到了他们的战斗与牺牲。应该有电影人为军人发声。人民子弟兵保卫人民,人民子弟兵也是人民。为人民拍电影,也应该有人为人民子弟兵拍电影。

对谈环节

柳桦(《你,是我的眼》编剧)

卢正雨(《绝世高手》导演)

田羽生(《前任攻略》导演)

相国强(《少年巴比伦》导演)

张迟昱(《羞羞的铁拳》导演)

张遂遂(《大爱暖龙城》编剧)

关于类型片的创作想法

柳桦:电信诈骗这种题材特别难以做成类型片。我们不断想办法,把美国电影中可能有用的东西都放进去。做出一个主旋律与商业手法合并的东西。

卢正雨:曾有一位大师告诉我,把现实题材拍好才是最厉害的。《绝世高手》上映结束后,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无论自己有多大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思维,既然要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电影,那就要用他们的语境去说话,深入他们的生活。我们要加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力。

田羽生:大家都是非常优秀的创作者,态度和思想觉悟决定了作品的价值观。我们不是娱乐圈,我们是新时代的文艺战士。说到专业人才的问题,摄影、美术等都是专业的,但是下面的工作人员水准却参差不齐,这个问题怎么办?我们是举国体制,我觉得这种学校只有国家才能办。

相国强:文艺片导演关注人文的诉求,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一部电影没有人文的诉求,那我不愿看,也不愿拍。每个人生命的诉求,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关注的。我希望能够一直持续拍下去,希望电影市场能够提供一种多样性,让有些语言能够发出去,允许不同风格的影片存在。

张迟昱:在创作话剧时,我们每天去现场看观众的反应,在不断纠错中调整话剧故事。创作内容上,什么是好包袱?三等包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二等包袱,来自于群众,询问当地耳熟能详的特色,融入到包袱中。一等包袱,是引起观众共鸣,反映他们想反应的情况。我们要做好中国喜剧,抖好中国包袱。

张遂遂:我要歌颂“深入生活”这件事。我在这个过程中是受益者,创作中有瓶颈的时候,最后还是要去生活中寻找答案。电影是对生活最动人的比喻。真正打动他们的是要有生活这块基石。我会不断问自己,是不是真的离这个人物足够近?不要被类型和题材限制自己的想象力。生活重要,类型也同样重要。

第四组

发言嘉宾

■   黄晓明(《中国合伙人》主演)

■   佟丽娅(《北京爱情故事》主演)

■   朱亚文(《建军大业》主演)

■   鹿晗(《长城》主演)

■   王俊凯(《长城》主演)

黄晓明

用心塑造好角色,积极传递正能量

演员最重要的是塑造好角色,我最喜爱的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每次都塑造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样,印度电影人阿米尔•汗的敬业精神也值得所有演员学习。《中国合伙人》最让我开心的是,很多观众根本没看出来那个角色是我演的,我终于塑造了一个一点也不像我的角色。演员们留下的经典角色,会在一代代人心中永远鲜活。

佟丽娅

公众形象与社会责任

演员简单说就是塑造人物,我们拍的戏有那么多人关注,有那么多青少年在看,“演员”这两这个字真是相当有重量。什么是经典的作品,我认为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品位、有格调、有责任的作品就是有力量的。作为一个演员,我们要选择价值观积极的戏。要真正成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工作者。

朱亚文

信念感与专业精神

生活信念感的正确建立可以帮助我们走过风雨,重回阳光。要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无奈,生活信念感是对表演信念感的支持,表演信念感是我们行业信念感的一小部分。这无形间达到了一种行业信念感的修正和进步。

电影除了娱乐还有更多有内涵的东西。演员的任务是帮助观众爱上去一个真善美的世界。爱就是我的初心。我爱表演专业,曾经这份爱很狂妄,但今天我变得更克制,放下了自己的野心。当我们面对机会、考验和诱惑的时候,更应该学会坚守对演员职业的爱。

鹿晗

不忘初心,年轻就是敢

我是一名演员也是一名歌手。前辈们教导我“做戏先做人”。拍戏的过程,我觉得都是经历,是历练,是成长,都是作为演员应该去做的,要敢吃苦,敢拼搏。演员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年轻就是敢创造,敢创新。公众人物需要肩负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不仅体现在一言一行也体现在作品中。这份责任感会转换为动力,鼓舞我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王俊凯

怀敬畏之心工作,倾一己之力回报

我很幸运赶上了互联网高速发展和电影井喷的时代,我在剧组看到了前辈们对这个行业的敬畏。电影也在我心中成为一种值得敬畏的职业。我现在是一名学生,我非常珍惜在北电的学习机会。公众人物的光环对我来说就是一种督促,我一边在学校专业学习,一边在工作中进行实践,我会付出双倍的努力。我愿倾一己之力去回报祖国和社会,为大家带来服务于民的优秀作品。

对谈环节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主演)

张翰(《战狼2》主演)

杨颖(《摆渡人》主演)

杨幂(《绣春刀2》主演)

刘昊然(《建军大业》主演)

景甜(《长城》主演)

关晓彤(《建军大业》主演)

陈学东(《爵迹》主演)

怎样提高自身塑造艺术形象的能力?

周冬雨:要不断学习,尊敬前辈和学校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巧,把学校学习的东西用到我的工作中,推陈出新。对剧本、角色和观众负责任是演员的基本责任,我也一直对剧本的选择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演员是被时代推着走的,要在保持初心的前提下,一直对职业和角色保持新鲜感。作为一个演员我要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努力成为中国电影新生力量的一个小部分。

张翰:电影《梅兰芳》给了我一个关于做演员的深刻感受,“做人真,做戏才会真”。制作爱情片的人要相信爱情才能参与到其中,吴京的《战狼》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因为他在生活中就是一个铁血汉子。要在生活中做真实的自己,在拍戏中努力去走向角色。我拍戏十年,我能对电影做的贡献是,我未来拍电影所有的片酬可以贡献给电影慈善事业。

杨颖:我认为演员的初心是做一名值得被观众尊重的演员,能够有几个可以被观众认可和喜爱的角色。当演员要先做人。只有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和想法。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也曾经做过一些比较浮躁的事情。我渐渐发现,其实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是有标价的,你现在觉得得到了很多,好像比别人快,但是未来都是要付出和换回来的。所以要好好做角色,也希望未来可以做更多好的作品回馈大家。

杨幂:我拍戏有15年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拍《红楼梦》时合作的李少红导演。她告诉我“不要学那些干行活儿的人”。我真的运气特别好。小时候工匠精神就在我心里。我看到有很多影人在坚守,因为有他们,中国电影才会有越来越好的发展,幸亏有他们在坚守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让我觉得我们的坚持是值得的,还是有人愿意用心做电影这件事的。

对于正在建立价值观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在关注自己的偶像,在这次论坛中认真听讲和学习。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突破口。需要我们演员去传达一些关于电影的正能量。

刘昊然:我是从业经验最少的,只有三年。我在想我的初心是什么,想到带我入行的陈思诚导演说的话,“拍好戏做好人”。我希望能好好拍戏,好好做人,如果我按照这个原则努力做下去,可能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吧。

牢记使命,那使命对我而言是什么?《建军大业》首映的时候我看到全部都是年轻观众。我觉得他们只要走进影院看到这部电影,这段历史就会记在他们心里。扮演粟裕将军这样一个角色,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走进影院,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使命。

景甜:这两天所有电影工作者一起探讨电影、探讨表演,这是我离开电影学院后第一次重回这种学习氛围,这是我很深的感受。

我觉得我们要反省,戒骄戒躁是电影人的一个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两天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演员要做前期功课和体验人物,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那就是要体验生活,准备人物,让人物的灵魂住在你心里,长在你身上。有的时候你付出很多努力大家可能只能看到五分之一,甚至看不到,可是一旦你没做功课,大家一下就看到了,还怎么会去谈你的演技呢?那么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前辈们都是踏踏实实走过来。我也希望用心塑造人物,以匠心精神,铸时代精品。

关晓彤:很多人问我“成名对你的生活有无影响”,我没觉得自己怎么有名,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我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改变和影响。我喜欢走进人堆里看这个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隔离起来,至少没有浮在天上。我们老师上课讲“向人民与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我会明确自己的目标,带着使命感,踏实真诚,承担自己的责任。

陈学冬:成名之后我一度不出门了,很茫然,没有任何的生活经验,所有的“生活经验”都是看网络、视频得来的生活感受。后来我认识到这样不行,就逐渐“放飞自我”,重新回到生活,汲取生活养分。希望以后可以更多参与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创作,在好的作品面前不谈片酬只谈创作。

第五组

发言嘉宾

■  韩三平(原中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  任仲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

■  叶宁(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

■  于冬(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曹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

韩三平

进一步深化电影产业改革,

激发产业活力

十九大以来我的最大感受是:新时期到了,新力量有了。

新时期是说可以真正从事与电影内容生产有关的事情了,初步建立了新时代的雏形,中国电影也在经历着“弯道超车”,美国电影其实正在走向没落。谈两点体会:

第一,中国电影在弯道超车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电影最本质的东西,情感、情怀、故事、人物,对他人心灵和情感上的冲击力。如果一个电影能在情感上引起观众共鸣,人物能让观众喜爱,那应该一定会收获票房的成功。

第二,无论在电影的哪个环节,做决定的时候要慎之又慎,一定不要草率。在两种情况下最容易草率,一种是上一部电影非常成功,另一种是上一部电影非常不成功。

任仲伦

关于电影的艺术价值

艺术电影的本质是作家导演与创作人员去透视人的感情,粗暴地把低成本,票房不好的电影归为艺术电影我认为不合理。

叶宁

强化人才培养,拓展全球市场,

为助力文化自信不懈努力

当前中国电影的观影人次达到了15亿人次,这是托举中国电影的力量,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于冬

用工匠精神拍主流商业大片

企业家和商人不一样,商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但是企业家首先是社会责任,要回馈社会,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艺术技术与人文情怀,缺一不可。企业的负责人要对投资负责,对项目负责,要有忍耐力。

曹寅

以敬畏之心

开掘现实题材电影创作这座富矿

现实主义文艺在中国有良好的传统和深厚的根基。电影频道是一个播出平台,也是一个培养宣传的平台,播电影、讲电影、评电影、拍电影的平台。

第一, 抓题材,现实主义题材内容十分丰富。关注与民生社会息息相关的题材。注重不同题材之间的均衡发展。第二,抓剧本。好的剧本是用脚走出来的。要求编剧心存敬畏戒骄戒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第三, 抓系列片。关注现实题材的焦点难点痛点,把一些项目拍成系列片。第四,抓质量。三级核准机制。完成片有两级的审看机制。第五,抓人才。建立老中青电影人才梯队,大胆起用年轻电影人。希望年轻电影人与世界精彩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对谈环节

傅斌星(浙江华策集团副总裁、华策影业董事长)

李宁(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兼新丽电影总裁)

刘洪涛(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孙鹏(浙江天鹏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魏君子(北京集智映像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

杨真鉴(真鉴影业董事长)

如何做到艺术与商业共进

傅斌星:做一部电影太不容易了,我们都要有敬畏之心。电影板块的成绩在华策的业务板块并不显得亮眼,但我们仍然重视、仍然坚持,我们要陪伴年轻创作人一起成长,共同试错。

李宁:艺术和商业的结合不矛盾,电影院非常需要有高艺术水准同时有高票房收益的影片。

《妖猫传》是在商业奇幻大片的背景下讲述中国文化的故事,我们同时也在做一个“精忠岳飞”的题材,要将英雄人物、中国精神和商业大片结合起来。我认为不分艺术片与商业片,只要共同努力,中国电影一定会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

刘洪涛:我对商业电影艺术电影的概念比较困惑。如果没有商业价值,怎么被拍出来;如果没有艺术价值,作品怎么留下来,被大众接受。如今的市场已经特别好了,我觉得非常有幸生活于这个时代。希望放弃观念之争,扎扎实实做电影创作,至于它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交给观众去说。

杨真鉴:我在产业层面探讨这些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化的理论构建要比单独的核心要复杂的多。二是美学呈现系统,这需要电影技术的配合。三是互动系统。

孙鹏:电影是一个环形过程。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商业和艺术不矛盾。《烽火芳菲》是我为中国电影打造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这让我觉得很自豪。但是我没有完整好这个环形过程的最后一环,没有让更多人看到,希望在座各位引以为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碰撞而出现更多精品。

魏君子:我的身份从影评人,媒体人到做电影的人。以前是隔岸观火,现在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奇门遁甲》是我做制片人的第一部电影,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有很多不足可以让大家引以为鉴。拍《奇门遁甲》就是在不停的天人交战。徐克的“旧瓶装新酒”,能够让不同时代观众对影片都比较满意。我也学到了很多。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材是我们中国电影的优势,我也希望《奇门遁甲》能够做到。

第六组

发言嘉宾

■  郭帆(《同桌的你》导演)

■  杨磊(《鲛珠传》导演)

■  俞白眉(《分手大师》导演)

■  忻钰坤(《心迷宫》导演)

郭帆

践行——

科幻电影《流浪星球》的重工业化探索

我们在美国找到了中国科幻片的信心。我认为在昂首阔步的过程中有两点,一是千万不要高估自己;二是不要太依赖外国团队,因为即便外国团队来帮助,也不一定是多么有力的帮助,很多资源它是没办法调动的,而且真的也会存在偷工减料。

杨磊

传统套路和新型作品

套路并不是什么坏东西,但是没有注入创作者灵魂的套路就是很冷冰冰的套路,是没有运用好的套路。

新技术改变了电影的传统流程,把工业化变得特别复杂,但电影技术不是万能的。当前的电脑特效已经参与到影片的创意阶段,在最初的构思阶段就已经想到了特效。

无论传统套路还是新型技术,我认为都要以人为本,电影的灵魂永远都是人物与情感,只有找到灵魂,人物才活了。

俞白眉

太阳底下有新鲜事

我写剧本十几年,当导演才拍过两部,所以我完全是个新人。三次新力量论坛我都参加了。在去美国的学习中我发现只以经典叙事为主的纯粹故事在好莱坞越来越少了。我们还能再活几十年,还有机会像新人一样参加论坛,再拍电影,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忻钰坤

新电影·新观众

从理性角度分析,分众在慢慢形成,分众势力在慢慢形成,且会变得越来越细,观众一定会细分。中国电影人用十几年的时间才把观众拉回了影院。我是一个新导演,还在产业的边缘,也没有背负很大的资本压力,我还希望能够做出一些创新,即使创新很难。希望能够不忘初心,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作品。

对谈环节

杨超(《长江图》导演)

徐纪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导演

速达(《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导演)

非行(《全民目击》导演)

李睿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导演)

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

杨超:我认为那些为电影寻找新思路新想法的电影就是艺术电影。商业片包含90%类型片和10%的文艺片,文艺片不应该负责承担开拓类型片的责任,可以说是带有更多作者气质的软类型片。

徐纪周:原来一直是拍电视剧的,但我的初心是拍电影,现在回到了我的初心。

速达:美术电影制片厂有一个非常高的艺术准则,“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历代创作者们都坚持民族风格,用中国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形成了一种中国动画美学的风格。我的创作也深受这种影响。中国电影要有竞争力、软实力、影响力。我们中国动画人也愿意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我们有爱有责任。

非行:未来我们的电影年产量会在800部,重要的是要让中国电影的整体质量提高,让中国观众对中国电影的信心建立起来。我期待有一天能够建立起国家商业电影大学,一个创作人员的“黄埔军校”和一个中国电影的“蓝翔技校”,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

李睿珺:我拍的应该算是小众的现实主义题材艺术片。内容都是我们身边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的日常。我可能是在场最没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随着数码时代到来,一个电影会永久存在,所以导演更要对得起自己的电影,不要等未来有观众看到电影来骂我们。我认为文化自信体现在文艺作品的多样性,不同影片都能有放映空间,才是真正完成了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

全国艺联授牌15家新影院

2017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片单揭幕

11月27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以下简称全国艺联)浙江地区新加盟影院授牌仪式在杭州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为浙江地区新加盟影院的15家代表授牌。

全国艺联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多家电影及文化传播公司共同发起,2016年10月15日在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正式启动,主要放映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中外影片。其中,国产影片主要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国产新片、口碑较好的二轮影片、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外国影片主要为进口批片、影展片,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和近年来获得了世界主要电影节奖项的佳作,以及好莱坞商业大片之外的、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现当代影片。

全国艺联负责人、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在致辞中总结道,“过去的一年,全国艺联共放映了50部电影,在145个城市拥有了579块加盟银幕,正在试验分线发行”。她发布了全国艺联未来一年的三个工作计划,“第一,以宣传推广放映国产艺术电影新作和传承中国电影文化为核心,以引进和展映多国别优秀艺术电影为市场烘托,分类型、分主题、分重点、分区域、分市场放映艺术影片。第二,维护已加盟影院,继续拓展新加盟影院。第三,建立艺术电影观众数据体系,通过定向推送、反向定制和迷影组织等多种手段,并寻找热爱艺术电影、了解艺术电影推广规律的发行单位,丰富分线发行推广实践。”

随后,全国艺联举行了“2017年度艺术电影新作·秋来影展”发布会。郑大圣、张一白、忻钰坤、王学博、李睿珺、王强等二十余位导演共同出席并见证了全国艺联影展的揭幕,在融洽的交流中共话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之路。

发布会现场宣布了十部影展作品名单,分别是:《别离》(彭韬作品)、《清水里的刀子》(王学博作品)、《老兽》(周子阳作品)、《在码头》(韩东作品)、《被阳光移动的山脉》(王强作品)、《何日君再来》(王飞飞作品)、《塬上》(乔梁作品)、《天梯:蔡国强的艺术》(凯文·麦克唐纳作品)、《我心雀跃》(刘紫薇作品)、《心迷宫》(忻钰坤作品)。这十部影片将在11月30日走进全国艺联进行展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