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莱芜 > 聚焦莱芜 > 正文

【防疫进行时 文明在行动】战“疫”,志愿者和你在一起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文章来源:舜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3-10 22:03:09

 “我荣幸成为志愿者,我骄傲加入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的泉城街角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活跃在抗疫一线;面对危难,他们英勇奋斗、冲锋在前,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等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行走在城市的重要关口,用爱心和奉献筑起“防疫长城”;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用爱心传递“城市温度”。

  灾难面前,最容易看到人们内心深处的善良,每一个公民人性的微光,就是驱除疫情最好的“特效药”。

 

  党员“银发”志愿队老当益壮

 

战“疫”,志愿者和你在一起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在防疫一线

  “守护家园人人有责任,这个时候就要站出来尽一份力。请你们放心,我们会守好这个口,绝不给社区添乱。”在市中区泺源街道永长街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活跃着一支由65至70多岁退休老同志和老党员组成的“红袖章”志愿服务队,在他们的模范带动下,志愿服务队从最初的2名老同志发展到现在的10余名老同志,他们轮流值岗,不分昼夜,从不叫一声苦,为居民群众树立了榜样。

  “我在小区居住多年,人员情况比较熟悉,由我负责疫情排查和宣传工作很合适。”退休老党员马健超,主动来到社区要求参加“红袖章”志愿服务队。老马一边说话一边毫不犹豫地拿起一只“红袖章”戴在胳臂上,主动请缨当起了“门卫”,为进出居民测量体温,劝导居民非特殊情况不要外出。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位老同志的心,他们慷慨解囊,通过各种渠道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帮助社会渡过难关。86岁的马清河来到社区为疫区捐款200元;70岁的杨宝广为疫区捐款300元;61岁的薛宝玉通过市中慈善总会二维码为疫区捐款800元;长年患病的老党员宋运鹏为疫区捐款200元,张肖华通过市中慈善总会二维码为疫区捐款300元……

  春节期间,社区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老党员宋运鹏、丁丽砚夫妇对儿子说:“我们是党员家庭,不能眼睁睁地在家坐着,什么也不干,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展现共产党员担当作为,你现在就到居委会去抗击疫情。”他们的儿子宋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配合社区居委会共同抗击疫情。他每天一大早就背着消毒设备,对社区楼道、出入口、公共场所进行大范围喷洒消毒,参与门口执勤、进出口人员登记、测量体温工作,协助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展入户摸排登记、信息上传等工作,彰显党员本色。

  战“疫”不停,行动不止。老同志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和使命,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12朵铿锵玫瑰齐心战“疫”

  疫情就是命令,行动就是力量。在济南综合保税区有一个由12朵铿锵玫瑰组成的巾帼防疫组。她们响应组织号召奔赴防疫一线,在高速路口,在火车站和机场分流点,在入区卡口,在挂包企业逐一摸底排查中,在企业复工防疫核查中,都曾有她们战斗的身影。据统计,为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风险,他们已检查车辆3万余辆,登记检测体温7.5万人次。

  53岁的朱玉英是济南综合保税区巾帼防疫组里年纪最大的一位。从接到疫情防控命令以来,她就与年轻人一道在高速口、卡口、分流点执勤,一守就是12个小时。朱玉英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碰到阴雨天,腰、腿难免有不得劲的地方。元宵节她在机场高速下口处执勤,已经站了八个多小时的她腰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她疼得几乎已经站不稳。一起值守的同事都劝她回家吧,但她仍坚持执勤到晚上九点换岗。“腰疼不是急症,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这点疼不算什么。”朱玉英说,她是巾帼防疫组的老大姐,必须要带好头给孩子们树好榜样,只要她还能站在那,就要把班值好把岗站好。

  于晓璐则是济南综合保税区巾帼防疫组年纪最小的一位。她的丈夫是一名公安干警,除夕那天就已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大年初三,她接到防疫命令后,就把还在哺乳期的孩子交给家中老人照看,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从返岗的那天起,她就和同事一起,盯守高速路口、卡口、机场分流点等重要枢纽,负责车辆及人员的询问登记及分流等工作,往往一忙就是12个小时。于晓璐说:“在这个战场上从来不分男女,没有妻子的身份,没有母亲的身份,只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战士。”

  “疫”线巾帼,不让须眉。朱玉英和于晓璐只是济南综合保税区巾帼防疫组12名防疫战士的缩影。

  许惠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每次去执勤,孩子们都会问她“你和爸爸为什么总是回来这么晚?”她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还未懂事的他们;尹寅是离单位最远的一位女同志,每次都要往返130公里到执勤点,更是照顾不上年仅三岁的孩子;姜晓莹被称作综保区的“表”姐,疫情防控期间,除了执勤等工作外,单位几乎所有与报表相关的工作都是由她来汇总上报,为了数据精准,她常常加班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家中近百岁高龄的姥姥和一年级的孩子都已沉睡。有韩语底子的海归张晶妮主动请缨,不惧被感染的风险,主动承担起了遥墙国际机场来自韩国到港乘客分流、隔离、登记、翻译等各项工作……

  在高速路口,在火车站和机场分流点,在入区卡口,这12朵铿锵玫瑰就是守门员。她们对车辆及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体温测量、政策解释等工作,共检查车辆3万余辆,登记检测体温7.5万人次,努力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风险。

 

  青年突击队活跃在安检一线

 

战“疫”,志愿者和你在一起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青年突击队在防疫一线

  在这个特别的三月,没有什么,比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更有力;没有什么,比志愿者团结一心更温暖。这是一支特殊的青年安检队伍,一声声“我请战”“我参加”“我先来”的声音不断从疫情防控前线传来。这是一群普通的青年安检队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均年龄只有22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振邦保安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天桥分公司安检大队青年突击队。“您好,请接受体温检测,谢谢您的配合。”这是他们每天重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们每天穿梭在乘客中,引导旅客去出站方向登记,查验好车票信息,检测旅客身体情况。隔离服遮盖了他们稚嫩的面容,却遮盖不了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车站安检大队平均年龄22岁,基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面对疫情,他们仿佛在一夜之间长大变得成熟、稳重而勇敢。“密封防护服、专用防护口罩、橡胶手套、防护眼镜、鞋套和手术帽,就是我们队员的全套‘战斗服’。尤其是密封防护服,穿脱都不方便,队员就尽量不喝水、不上厕所,一天穿下来衣服都是湿的。”大队长赵庆博指着一名身穿防护服的队员说。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充足的后勤供给,就没有强悍的作战力,后方保障无忧,前线作战才能无虑。李宁是一名退伍军人,作为安检大队班长,在疫情防控战役中,他深知保障好每一位检疫抗疫一线队员的安全是他的责任。他事无巨细,从疫情防控期间队员的伙食保障,到各部门办公场所和车辆做好消毒工作,每天要叮嘱无数遍,确保保障到位。针对防疫防护物资紧缺现状,他跑遍了市区大街小巷,购买来防护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防护物资,确保坚守在疫情战线的队员们在保障他人安全的同时,也能保障自身安全。

  “我请战、我参加、我先来,勇担使命,甘于奉献,一线就是战场,岗位就是阵地,为生命站岗、为健康护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青年一代不退缩。”队员们宣誓。疫情发生以来,安检青年突击队队员们主动取消调休,认真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光荣任务,用头雁领飞,带动了群雁齐追。在安全检查、筛查发热旅客等重要程序上严格把关,以最严格的全面排查、最严格的疫情监测检测,给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

  “和小青”志愿队免费宅急送

  “您需要一袋面和五斤挂面,是吗?”在莱芜区和庄镇,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和小青宅急送”青年志愿者赵慧涵做好登记后,立即给同是志愿者的超市负责人和送货员派单,提供免费送货上门服务。

  家里缺东西了怎么办?电话一打,“和小青宅急送”为您送到家。”疫情防控期间,不仅城市社区严防死守,村民们也响应政府号召呆在家里,但怎样解决村民生活物品需要就成了当务之急。在莱芜区和庄镇,许多青年志愿者组成“和小青宅急送”服务队,帮助村民采购物品,免费送货上门,保障村民的日常生活。

  “和小青宅急送”成员主要由和庄镇镇村干部、返乡大学生、乡村振兴助理员等青年志愿者组成。“我们随时待命,如果群众有需求,我们随时出发。”青年志愿者崔娜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和小青’的意思就是我们和庄青年的小小力量,也可以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莱芜区和庄镇宣传干事、团委书记孙宁雪说。

  记者了解到,志愿者把物品送到村口由村民自己领取,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则由本村的志愿者送到老人家中。和庄镇地处大山,加上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除了日常用品,现在蔬菜成了村民的急需品。

  “喂,你好,我是和小青志愿者,你需要的东西我已经给你送到村口了,村口不让进,你抓紧过来取一下吧。”说话间,志愿者们又开始忙碌为群众送货了。

  巾帼“三人组”花甲之年绽芳华

 

战“疫”,志愿者和你在一起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疫情防控

 

 

  巾帼“三人组”入户摸排信息

  在平阴县锦水街道堡子村有一个巾帼“三人组”,他们都是村“两委”成员,尽管平均年龄已经60岁了,但是不管是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还是扶贫帮困,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每一个现场都有她们冲锋在前的身影。志愿服务工作中,她们经常视工作情况两两组合或者三人组合,用灵活自由的搭配方式坚持着值班值守、消毒消杀、扶贫帮困、环境整治、义务宣传以及排查登记等工作,她们就是丁翊青、王胜平和唐桂芹。

  腊月二十三,当得知武汉疫情后,堡子村“两委”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一时间安排布置疫情防控工作,三名女干部及时分赴到县城各大药店购买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并为全村237名村民每人免费发放口罩两个,并逐户发放消毒液,规劝村民减少外出,做好防范。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坚守住卡口,做好值班值守、登记宣传、测体温、消毒等工作,三名女干部值班到凌晨才交接班,用实际行动捍卫辖区平安。

  堡子村地理位置特殊,105国道、220国道穿梭而过,紧邻万商城,交通便利的同时沿街商铺和租住人员也颇多。为了做好人员摸排工作,丁翊青、王胜平和唐桂芹每天都闲不住,对由外地返回人员进行及时摸排、隔离,对沿街商铺则是进行地毯式的排查。电话、微信、上门问询、张贴通告,不论是本县的,还是外地的,逐户挨个下通知,一个不落地告知疫情的严重性,同时对人员信息进行登记,规劝商铺人员暂缓营业。对确实需要开业的商户,认真解释防疫期间的政策,争取商户的配合。

  在疫情严管严控时期,为了让贫困、残疾、失能半失能等特殊弱势群体生活不受影响,堡子村实行干部包管制,积极落实弱势群体“四个一”,村里的16名弱势群体,主要靠三名女干部去联系,分别进行入户建立台账、敲门服务、消毒消杀,积极对接业务部门,争取物资,为贫困重度残疾人送去蔬菜、鸡蛋等物资以保障他们的日常所需。

  孙云凤是该村一名因脑血栓导致偏瘫的患者,行动不便,还要抚养正在上大学的孩子,生活窘迫,只能由近70岁的老母亲亲自照顾。了解到情况之后,村“两委”成员就自动结对,隔三差五就去她家看看,除了帮她进行康复锻炼外,还经常扮演“心理师”的角色,消毒消杀、聊天谈心,一样不落。

  疫情防控的同时,三名女干部也全力投入重点项目建设中去,在国道341线提升改造项目中,他们认真核实统计地上附属物数据,入户做好签约动员,集中开展入户,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多年来,这支村“两委”志愿者队伍既是文明创建、政策宣讲服务队,又是扶贫济弱、为民服务先锋队,在具体实践中“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用心服务,用心付出,以实际行动为该村的发展增光添彩。(本报记者郝磊郭歌)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