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莱芜印记】乾隆与莱芜多福砚!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1-05 10:22:14

            我们试图通过《莱芜印记》,从田野出发,在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用眼睛和心灵去感知更细腻、更真实的莱芜这一方热土;在那些历史的细微处,用现实的人文情怀去发现我们或许曾经忽略过的精气神儿;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共融中,创造一种极具历史文化财富的风尚,张扬本土文化自信。

莱芜有个多福砚博物馆,博物馆里收藏着为数可观的多福砚藏品和多福砚文献。博物馆虽建馆时间不长,多福砚却由来已久。今年时值多福砚诞生380周年,8月份笔者参加市史志办主办的以“走进多福砚之乡,弘扬多福砚文化”为主题的《多福砚志》篇目论证会,有幸聆听了全国砚文化领域知名专家的报告,了解了多福砚的前世今生。尤其是乾隆对多福砚珍爱与玩味的程度与境界,更令人叹为观止。

乾隆皇帝御制多福砚铭

 

说起多福砚,莱芜市多福砚博物馆馆长张瑞乾先生,拿出了他收藏与研读的文献资料,有钦定《四库全书》之《西清研谱》,有王渔洋最知名的著作《池北偶谈》,有盛百二所著《淄砚录》,有石可所著《鲁砚》,还有孔尚任《长留集》中的《醉观多福砚》一文,等等,如数家珍。他特别推荐了一篇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傅秉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撰写的一篇文章《蝙蝠石砚》。此文刊发在1986年由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紫禁城》第四期上。阅读原文,顿感受益匪浅。文章这样讲述了多福砚的历史:蝙蝠石因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状似蝙蝠的纹理而得名。蝙蝠石砚用蝙蝠石制成。清王士祯《池北偶谈·蟙蟔砚》记载:“张华东公延登,崇祯丁丑(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饭至河滨,见水中光芒甚异,出之,则一石可尺许,背负一小蝠、一蚕,腹下蝠近百,飞者伏者,肉羽如生,蚕右天然有小凹,可以受水,下方正受墨。公制为砚,名曰‘多福砚’,铭之云:‘泰山所钟,汶水所浴。坚劲似铁,温莹如玉。化而为尔,生生百族。不假雕饰,天然古绿。用以作砚,龙尾继躅。文字之祥,自求多福。’《尔雅》:蝙蝠服翼。郭璞注:齐人呼为蟙蟔。因又名之曰‘蟙蟔砚’。公门人刘文正理顺、马文忠世奇、夏考功允彝、高中丞名衡,诸公皆为铭赞,亦奇物也。”

 

多福砚正面图

 

蝙蝠石乃三叶虫之化石,我国的山东及湖南等地,皆产此石。我国古籍早有关于蝙蝠石的记载。《水经注·湘水》:“湘水又东北沅口,水出永昌县北罗山东南,流经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宋代杜绾在《石谱》中曾对“石燕群飞”的奇异现象,亲身作了考察,揭开了“石燕群飞”的秘密:“永州零陵石燕,昔传遇雨则飞。顷崴,余陟高岩石上,如燕形者颇多,因以笔载之。石为烈日所曝,偶遇骤雨过,凡所识者,一一坠地。盖寒熟相激堕落,不然飞尔。”(清汲古阁刻本)

 

故宫博物院藏有蝙蝠石砚一方,系清内府遗物,乾隆时藏乾清宫。砚长约16厘米、宽20厘米、厚1.66厘米。砚身不规则,天然成侧翅蝙蝠形,棕绿色,质理细腻。砚正中隆起寸许如背,下面坟起处为小蝙蝠一,右方平处磨制为砚池。砚上方刻“多福砚”三字,右上方刻“天畀夫子,瑞其家庭”8字;下方刻“汶水之清,实毓其精。人心抱质,翰墨流英。贻厥孙子,绍我家声”,并署款“平州”。砚左方,一刻“获砚即如获田,有田正可种福。愿我世世子孙,慎毋懈于耕读,”也署“平州”;又刻“见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将来之福,遗于子孙者,不可不培”,以上铭文,均为楷书。左侧镌有方印篆书“乾隆珍玩”4字。砚背左角刻篆书“多福”2字,中部坟起处有“蝙蝠”纹理隐约可辨者甚多,上方刻楷书“太山所钟,汶水所浴。坚劲如铁,温润似玉。化为飞尔,生生百族。不假雕饰,天然古绿。用而作研,龙尾继躅。文字之祥,自求多福”,款“白缘人赞”。此砚配有红木匣,匣盖面上刻有楷书乾隆丙辰年的御制铭文,计144字,并有篆书方钤二,曰“乾隆宸翰”、“惟精惟一”,匣盖内刻有填金篆书方钤“古希天子”,其下刻填金篆书方钤“八徵耄念之宝”,匣底内刻有填金篆书方钤“太上皇帝”。

多福砚背面图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蝙蝠石砚,即《池北偶谈》所记载的“蟙蟔砚”,不知何时流入清宫内府,很可能是张延登的后人献给清代皇帝的。乾隆四十三年,该砚编入《西清砚谱》,被视为砚中珍品。此砚“白缘人”所作的赞文与《池北偶谈》所记有个别字不同,但此砚为张延登之旧物,是毋庸置疑的。

 

《西清砚谱》称此砚为汉砖多福砚,并考证曰:“平州及白缘人俱无考,是砚色黄肌细,扣之作土馨,确系是陶非石,平州作铭止云,汶水毓精,亦未磋指为石也。惟白缘人赞称泰山所钟,始误认为石,遂致沿讹,使佳砚本质不彰。考汉以前,陶埏精良,三塞之瓦,世所脍炙,其酴构造,必不苦窳。是砚获自汶水,霞光鲁殿,去汶不远,岂燕遗甓,沦没洪波,久而复出,堪备硬材者,其为汉砖无疑。”笔者认为,此砚所署“白缘人”应为张延登之别名。而平州则是地名,《春秋·宣公元年》:“公会齐侯于平州。”杜预注: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古之牟县在今之山东莱芜西,汶水源出该县之东山。因莱芜乃古之牟县,故汶水又名牟汶。张氏得石于汶水乃古平州之地,故款署“平州”。

 

讲到乾隆帝对多福砚的钟爱,张瑞乾说,乾隆皇帝《御制诗五集》卷六十九《乾清宫所藏五砚》中也有对现存乾清宫的该方多福砚的描述:“乾清两暖阁,书案披二酉。案各陈名砚,染翰三代久。兹五乃散置,较向阁自丑。爰命荟于一,漆匣藏珍玖。多福钦敛锡,是用为之首……”该诗作于乾隆壬子(1792)年,诗中“案各陈名砚,染翰三代久。多福钦敛锡,是用为之首”,即明确指出多福砚作为乾清宫5方常用砚之首,自《西清砚谱》1778年成书著录多福砚直到1792年,一直是乾隆皇帝常用之砚。该砚至今仍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乾隆与多福砚有缘,多福砚与莱芜有缘。缘之所缘,皆在“福”字。享福是人之天性,惜福才是享福。一方精致的多福砚摆置案头,既可与主人书写天地、纵横丹青;又可使主人体察福在眼前,懂得惜福、造福。多福砚不仅实用,而且传递正能量。人心向福天下安。康熙帝与乾隆帝都深谙此道,康熙帝把“多子、多福、多田”之意融进“福”字,开创了用一字教化之先河,乾隆帝将“多福”之意融进“砚”中,开创了用一“砚”教化之先河。

 

中国多福砚,莱芜多福地。人心所向,人心向福。惟愿多福砚文化永传,惟愿人民群众多福!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