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美女:农牧交错多红颜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12-05 15:39:13

 在历史上,黄土高原上的农牧交错带是多民族长期融合之所,也是美女聚集之地。比如说,山西大同曾是农耕与游牧民族冲突的最前沿,这里一共走出了25位皇后和9位皇妃。陕西米脂也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说法,相传“米脂的婆姨”的典型便是指貂蝉。相比中原或江南美女,农牧交错带的女子普遍具有一股英武之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女性美的内涵。

佘太君 宋代,今山西大同人,据称是宋代名将杨继业(杨业)之妻
李凤姐 明代,今山西大同人
苏三 明代,今山西大同人,戏剧《苏三起解》主人公
梁落瑶 西夏毅宗皇帝李谅祚皇后
鱼玄机 晚唐诗人,今陕西西安人
娄昭君 北齐武明皇后,今山西大同人,鲜卑族
高桂英 明代,今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夫人
梁妠 今甘肃平凉人,汉顺帝刘保皇后
冯淑仪 北魏文成帝皇后
貂蝉 传说中的东汉末年美女
崔翠屏 明代,今山西大同人

农牧交错带:一条被忽略的中国古代美女分布带

一说到中国的古代美女,人们一般会想到江南美女、成渝美女或著名的“四大美女”。要是有人告诉你,黄土高原出美女,可能会有人不相信。如果研究历史,我们会发现,黄土高原,特别是农牧交错带这个区域,其实是中国古代的“美女窝”。

比如说山西大同,这个长期处于农耕与游牧民族冲突最前沿的地方,历史上就是美女扎堆的地方。大同出美女,最早应该始于北魏的“平城时代”。鲜卑人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从被征服的民族中获得了大量的美女资源,将她们带到平城(大同),这种不同民族的交融“混血”,也提升了人口的素质。

两汉三国时期少数民族迁徙黄土高原路线图
两汉三国时期,黄河流域的人口已经很稠密,容易开垦的土地大多已经得到利用。该区域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又是政治中心所在。这段时期,匈奴和小月氏不断迁移、定居到黄土高原地区。

在北魏以后的许多朝代,大同都是各族争夺的焦点,农耕、游牧民族在此间的融合也从来没停止过。有人曾做过统计,在北魏至元代间,大同共产生了25位不同民族的皇后和9位皇妃,其中以应县和浑源贡献最多。一时间,大同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皇后之乡”。

有一种说法是,在古代,美女最多的地方不是民间,而是在皇宫内院。因为皇宫就是一个天然的选美场,能进去的自然没有丑女。从这个角度看,大同多美女,似乎没有太大争议。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